土司制

作品数:945被引量:1517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良品蓝武李世愉杨庭硕马国君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吉首大学长江师范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崖土司文化的传播价值与传播策略浅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129-132,共4页姚慧 
唐崖土司城址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土司制度的杰出代表,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本文围绕唐崖土司文化的传播价值与传播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揭示了唐崖土司文化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唐崖土司文化 土司制度 传播价值 传播策略 民族文化 
地权流失与清代广西土司制度的衰落——以乾嘉道时期为中心
《贺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29-40,共12页李波 
河池学院2024年科研项目“新见河池壮族地契文献整理与研究”(2024XJYB008)。
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广西各地土司中大量出现私自典卖官田的情况。朝廷虽屡次设法纠治,申令追回,但终究积重难返,收效甚微。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百余年,土官拥有的土地占有权、处分权、使用权、收益权逐渐流失,造成土司地权制...
关键词:广西 土司 地权 土地典卖 
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文化探考与现代转化——以广西忻城莫土司衙署为例
《歌海》2024年第6期46-53,共8页闫雪梅 杨雨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山’理论下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BMZ050);广西文化和旅游系统调研课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广西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GXW LKT2024074)阶段性成果。
广西忻城莫土司衙署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遗存,分析其建筑装饰纹样折射出的土司制度变迁历程与民族文化交流轨迹,以及礼制象征、审美表达和工艺传承的内在逻辑,基于文化遗产活化视角,提出萃取经典纹样打造文化标识...
关键词:传统建筑 装饰纹样 土司制度 文化遗产 活化利用 
空间、人文与符号:贵州土司建筑文化遗产的特质及价值探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36期74-77,共4页咸成海 
贵州省202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贵州区域土司建筑的历史特质研究”(项目编号:22GZYB74)阶段性成果。
贵州土司建筑是可感知、触摸、观瞻的物质文明的建筑形式,因而具有鲜明的人文历史特质,主要表现为遗产形态多样、地域性、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等。独特的建筑体系造就了贵州土司建筑文化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多重遗产价值...
关键词:贵州 土司制度 建筑文化遗产 特质 价值 人文历史 
成本与成效:清代西南增设中下级土司考——以贵州旧田氏领地为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46-153,共8页杨曾辉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初以来贵州田氏宣慰司领地土流并治研究”(22FZSB035);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契约文书所见明至民国南岭北麓的社会经济史研究”(21B0157)。
永乐十一年(1413)明廷革罢思州、思南两田氏宣慰司并就其领地分置八府,自此以后直到清朝灭亡,这片土地处于土流并治格局。在近五百年的岁月里,朝廷始终未打破两田氏旧属中下级土司格局,即使清雍正朝还推行了大规模改土归流,但朝廷依然...
关键词:土司制度 改土归流 土流并治 保留与增设 成本与成效 
制度与路径:明代西南土司制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研究
《文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54-59,共6页曹琪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时期西南民族族际交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研究”(21BMZ121);云南省兴滇英才文化名家项目“古代西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研究”;云南大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项目哲社创新团队项目“中华民族史研究”;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明代西南地区土司制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研究”(2023Y0332)。
明代土司制度研究者众,成果丰硕,然多关注于明代西南土司制度之设立、内容诸方面。具体对明代西南土司制度历史价值之研究则多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面向,对其与中华民族之自在发展关联的解读尚不多见。明承元制,完善和夯实了...
关键词:明代 西南地区 土司制度 中华民族共同体 自在发展 
清代永北土司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与影响
《炎黄地理》2024年第12期34-36,共3页九金菊 
在清代,永北地区经历了北胜州、直隶州、永北府、永北直隶厅等一系列行政区划变革,最终形成了“以流官为主导,土司为辅助”的管理体系。在此行政管理体系框架内,土司在地区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土司制度,由...
关键词:直隶州 行政管理体系 改土归流 北直隶 文化交流 土司制度 行政区划 永北地区 
《土官底簿》视域下明代改土归流的时间、空间与原因探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9-13,39,共6页颜丙震 杨胤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野下明代土流共治研究”(22BMZ049)。
《土官底簿》载录有众多改土归流的事例,为我们研究明代的土司政策和地方治理提供了重要史料。从这些改土归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看,明嘉靖中期以前改土归流的高潮集中于正统和成化时期的云南地区。究其原因,正统麓川之役和成化吏治败坏...
关键词:《土官底簿》 明代 改土归流 土司制度 地方施政 
“土司可以出任流官”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49-156,共8页黄海涛 邹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中国西南地区汉代崖墓资料收集整理保护研究”(23VJXG025)。
土司与流官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概念,绝无互相改变身份之说。而在土司问题的研究中,有“土司可以出任流官”的说法,对此有必要加以辨析。主张此说者所举例证,误将历史文献中的记载解读为土司可以出任流官,这与其对明清职官制度中相关概念...
关键词:土司 流官 土司制度 职官制度 “土流并治” 
明清时期的土职官及其政区等级——以广西思恩府九土巡检司为中心
《清史研究》2024年第4期150-156,共7页李子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土司历史地理考释与地图集编绘”(23&ZD260)。
职官与政区作为地方行政制度两大主要组成部分,(1)亦是土司政区地理研究亟须厘清的问题。(2)较之西南他省,明清时期的广西土官土司呈现出“以文职职官最多”(3)、“东流西土”(4)的设置特点。土(副)巡检是其中最基层的一类文职“土官”,...
关键词:思恩府 广西土官 土司制 政区地理 接壤地带 巡检司 地方行政制度 郡县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