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

作品数:8627被引量:8050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任继周彭兆荣王绍东隆滟汪明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古今农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农耕文化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古今农业》2024年第3期8-14,共7页李建军 李硕 
农耕文化泛指与农耕生产相关的综合性的知识形态和文化表征,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显著的地域性、意义和价值的多层面性以及低成本的可叠加性等特征而具有强大的使能性,是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
关键词:农耕文化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赋能 链接 激活 
民国时期节气歌谣的类型、版本与文化意蕴
《古今农业》2023年第4期87-96,68,共11页尹北直 柴福珍 
教育部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中华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研究”(21JDSZK063);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中国农业博物馆联合管理项目“民国时期二十四节气体系发展及影响研究”。
民国时期涌现了大量节气歌谣,即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以二十四节气的部分或整体为主题的歌、诗、谣、谚(不含文人诗)。通过分析民国文献中节气歌谣的类型、比较其不同版本后发现,去除短歌农谚外,大部分节气歌谣均将二十四节气作为一个整...
关键词:民国 节气 歌谣 月令 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乡村建设与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现代化学术论坛”会议综述被引量:1
《古今农业》2023年第3期133-136,80,共5页李淑洁 杨梦诗 
2023年1月3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主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代农业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广东财经大学岭南旅游研究院、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推进乡村现代化学术...
关键词:乡村建设 文旅融合 乡村现代化 学术论坛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农耕文化 广东财经大学 会议综述 
农谚的概念、特点与价值思考被引量:3
《古今农业》2023年第2期102-111,共10页孙忠祥 胡泽学 张莹 陈婧怡 
农谚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描绘了当地农业的种植历史及耕作经验,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厘清农谚的基本概念,分析农谚特点,挖掘农谚价值,指出农谚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阐述农谚具有地域多样性...
关键词:农谚 农耕文化 概念 特点 价值 
二十四节气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思考
《古今农业》2023年第1期109-116,共8页王维泓 张娇 隆滟 
甘肃省基础研究计划资助-软科学专项(项目编号:22JR4ZA089)
二十四节气作为重要的传统农耕文化资源,促进其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既是新时代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也是创新乡村旅游形式,提升旅游文化品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二十四节气作为传统农耕时代的产物所蕴涵的文化资...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农耕文化 乡村旅游 协同发展 
岭南农耕文明与乡村振兴:一次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交流——2022年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述评被引量:1
《古今农业》2022年第4期129-136,共8页闫海丽 陈志国 
农耕文明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农业智慧、生态思想等内容,是乡村振兴的灵魂。2022年9月17日,2022年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与会学者从农史、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围绕“岭南农耕文明与乡村振兴”议题进行了一次跨学科交...
关键词:岭南农耕文明 乡村振兴 跨学科 
论农耕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塑造被引量:2
《古今农业》2022年第4期7-16,136,共11页胡泽学 
中国作为农业古国,农业生产及农耕文化不仅是国家经济和民众生存的基础,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提升和发展,离不开中华农耕文化的文化基础和历史贡献。本文从...
关键词:农耕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 和谐 乡村振兴 
中国早期重农思想综论被引量:2
《古今农业》2021年第4期25-34,共10页胡泽学 付娟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重农思想源远流长。在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事业发展、积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系统梳理、总结中国传统重农思想,对深入理解农业农村发展对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
关键词:重农思想 农学思想 农耕文化 
“寿光模式”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被引量:1
《古今农业》2021年第1期1-8,共8页李兴军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寿光模式’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CPYJ10)阶段性研究成果;潍坊科技学院201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基金创新团队项目“寿光农圣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8WKRQZ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寿光模式”是蔬菜生产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典型,其发展过程调动了农业生产链全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系统综合发展,实现了农村产业兴旺、百姓生活富裕的根本目的,取得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综合效益。从传统农耕文...
关键词:寿光模式 乡村振兴 农耕文化 齐民要术 传承创新 
浅谈中国农业博物馆社会教育在传承中华农耕文化中的作用被引量:6
《古今农业》2018年第4期102-108,共7页闫捷 荆大伟 
博物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其社会教育职能在这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国内农业领域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积极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明确自身使命、...
关键词:农耕文化 中国农业博物馆 社会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