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逆

作品数:132被引量:22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一川关合凤尹辉薛文平陈端计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科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悖逆的自爱到根本恶何以可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22-28,共7页王盈盈 宋清华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BZX011)。
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提出了根本恶问题。他认为根本恶存在于自由任性选择的准则中,而不是纯粹意志或者感性偏好中。在进一步扩充自爱概念的同时,当原本无罪的自爱原则被自由任性置于道德法则之上时,原本无罪的自爱便会通...
关键词:康德 根本恶 任性 自爱 
技术寄生物:数字生存的技术悖逆——兼与陈积银、孙月琴商榷被引量:4
《探索与争鸣》2024年第5期77-83,178,共8页王晓虹 邓建国 
部校共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实验中心项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科研创新项目。
数字技术渗入整个社会系统重构了各级场域,数字化生存构成人类主要实践方式。陈积银、孙月琴撰文指出数字技术带来现实与虚拟的深度交融,通过“数据喂养”实现对人类的数据监控,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数字化生存及数字技术对人类行为、生产...
关键词:数字生存 技术悖逆 技术寄生物 它异关系 
论新时期以来中国新诗的继承、悖逆与发展
《武陵学刊》2022年第3期93-99,共7页魏饴 
2019年度“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文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朦胧诗”在“诗与非诗、含蓄与晦涩、传统与现代”等创作理念实践上为“后朦胧诗”时代的新诗创作奠定了较好基础。“后朦胧诗”依然面临着继承和创新两大任务。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新诗创作需要有以下认识:新诗表达中的“大我”“小我...
关键词:新诗 朦胧诗 后朦胧诗 
国产“直接电影”纪录片创作的悖逆与回归探析——以纪录片《生活万岁》为例
《艺术科技》2021年第22期90-92,共3页姚珍珍 
近年来,基于媒介形态多元化、传播路径多向性等产业发展背景,我国“直接电影”模式下的纪录片创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以纪录片《生活万岁》对“直接电影”模式的探索为例,结合影视文化市场的运行现状以及当下影视产业中现实与理...
关键词:“直接电影” 叙事视角 纪实美学 人文关怀 
悖逆或迎合——论爱德华·阿尔比戏剧的“美国生活方式”批判策略
《外国语文研究》2021年第5期29-37,共9页雷瑜 
20世纪中叶,美国急于塑造其世界霸主的国家形象而极力宣扬"美国生活方式",即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这一点被当时的美国荒诞派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捕捉到。他的剧作,以《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微妙的平衡》为例,描绘了怪诞的...
关键词:爱德华·阿尔比 “美国生活方式” 悖逆 迎合 批判 
“再虚构”与逻辑的悖逆及思想的断裂——《药》与《阿Q正传》的电影改编合论被引量:2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43-150,共8页陈伟华 胡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19052010)(11CZW071);湖南省研究生教学平台项目——研究生优质课程: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研究(湘教通〔2019〕370号)。
在时代焦虑情绪的影响下,鲁迅所秉持的是一种空间文化史观,以虚构的“病例”与“灵魂”探索国民的历史病根、思考政治现实,是其表达思想的典型方式。影片《药》与《阿Q正传》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对小说中的“病例”与“灵魂”进行再虚...
关键词:再虚构 《药》 《阿Q正传》 电影改编 空间文化史观 
提“悖逆”问题 养思辨精神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年第18期6-7,共2页家洁慧 
“涵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育的重要职责。为培育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须从提出有效的问题开始”。如何提有效问题?问题教学法的创立者总结出一条作为主要的教学原理的问题情境的基本途径:“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
关键词: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原理 问题情境 问题教学法 思辨精神 悖逆 学生的思维 有效的问题 
生命废墟之上的重建--《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塔拉自我重塑的福柯式解读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7期59-61,共3页周文静 尹静媛(指导)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体小说。本文运用福柯的规训与惩戒、凝视等理论剖析主人公塔拉十七岁前的家庭生活,再现女性在父权制与偏执的宗教教条双重压迫下艰难的成长过程:女主人公受到来自父兄的严格的规...
关键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福柯 规训 悖逆 
《一秒钟》:瞬间及其替代性被引量:4
《电影艺术》2021年第1期57-60,共4页王一川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艺发展史与文艺高峰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02)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影片《一秒钟》讲述有关电影胶片的故事、呈现某种元电影特性,且深层揭示人生的家族亲情缺失之痛及其与影像的缘分。其核心情节之一是家族亲情及其替代价值,呈现拟父女关系的补偿性意义。另一核心情节在于把女儿影像当作真实去体验,显...
关键词:拟父女关系 象征仪式 超真实的真实 替代价值 隐性的悖逆 
元散曲“崇俗”现象的艺术精神分析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0年第12期83-85,共3页王阿曼 
“崇俗”使得元散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特别的艺术类型之一。元代文人因为政治和个人生活的特殊性,在散曲创作过程中选择了“俗”的意象、题材和语言表达,体现了对儒家温柔敦厚诗教的悖逆和对道家的“美”“丑”相对性观点的复归。
关键词:散曲 “崇俗” 悖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