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异化

作品数:89被引量:32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涂进万张虎王丽丽于志刚于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网络异化犯罪中刑法扩张解释的类型化限度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年第11期47-52,共6页孙常啸 马松建 
近年来,网络犯罪案件的刑法解释出现扩张倾向,其中构成要件、前置行政法规、兜底条款等扩张超过必要限度。以网络犯罪异化程度为标准进行实质划分,不同类型网络犯罪应设定不同刑法扩张解释限度:最大限度控制量变网络犯罪的扩张解释,禁...
关键词:网络犯罪 刑法解释 刑法扩张趋势 类型化限度 
网络异化视角下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优化路径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4年第10期158-161,共4页胡思 邓太平 
教育科研课题“网络异化视域下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优化路径研究”(XJKX24B020)的研究成果。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令网络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但网络空间的复杂性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伴随网络异化现象日益明显。在这一背景下,改善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从网络...
关键词:网络异化 高校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传播 优化路径 
网络侮辱犯罪的责任归属研究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30-37,共8页白昆冬 
在个体实施网络侮辱犯罪中,侮辱言论发起者因对侮辱行为所引发的结果具有支配性,理应承担侮辱犯罪的刑事责任;与侮辱发起者无意思联络的积极参与者责任的认定,应当围绕行为侵害法益的实质出发,不应过度关注“数量”所带来的危害表象;为...
关键词:侮辱犯罪 责任归属 网络异化 共同犯罪 
网络异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品位·经典》2023年第20期55-57,共3页刘芸 
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使网络科技异化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现象。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其异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文章梳理了异化与网络科技异化的发展脉络,归纳了网络异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表现,提出了克服或减少网络科技异化对大学生影...
关键词:网络科技异化 大学生 异化 
大数据教育与青少年网络异化和消解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88-90,共3页刘翔宇 
2023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青年网民网络民粹主义现象的发生机理与消解研究,课题编号:2023jqy-002。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教育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青少年在大数据教育模式下,既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学习效果,又能够正确使用大数据技术规避网络异化。但是,大数据教育模式也会给青少年网络异化提供契机,从而产生新的...
关键词:大数据教育 青少年 网络异化 
网络异化型犯罪解释中指导性案例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53-58,共6页刘炳汐 郭玮 
2022年北京市教委社科一般项目“平台经济犯罪治理与罪名适用研究”(110051360022XN099-68)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我国进入网络时代,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传统犯罪的网络异化趋势明显。对于网络异化型犯罪,司法实践陷入彷徨,呈现体系性的争议。为了寻求现行刑法在网络异化型犯罪中的恰当运用,应发挥指导性案例的标杆性作...
关键词:网络异化 刑法解释 指导性案例 
劳动异化现象及其扬弃途径
《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年第2期95-99,共5页郭鹏飞 叶蕾倩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强国建设的机制创新研究”(2021ZDBM01)。
在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基础上,理性审视当今社会存在的劳动异化现象及其扬弃途径。完善和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劳动者在产品分配上的公平;激发社会创造性劳动活力,增强劳动者的使命感幸福感获得感;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原...
关键词:劳动异化 网络异化 扬弃 异化劳动理论 
网络异化:意涵、特征与演进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8-22,共5页覃优军 刘晓琳 
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与评估方法研究”(20JDSZK085)。
网络异化是指网民在非理性认识和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被网络所反噬、控制和役使,网络成为支配、压抑、束缚和否定人的外在异己性力量,对网民个体生存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效应。网络异化实质上是人的本质的、价值的、实践的异化,是符号自我...
关键词:网民 异化理论 网络异化 演进逻辑 
大学生网络异化的发生逻辑与矫正策略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29-32,38,共5页覃优军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历史合力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建构路径研究”(20YJA710001);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与评估方法研究”(20JDSZK085);2020年四川省教育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路径研究”(CJWSZ20-02)。
大学生网络异化意即大学生在创造和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反被网络所控制、支配和奴役,网络于人而言成为一种异己性力量。大学生网络异化的发生逻辑之发生根源主要包括技术性根源和认识性根源;发生过程先后经历萌芽、孕育、成形和结实四个阶...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异化 发生逻辑 消解策略 
劳动异化理论视域下解决网络异化问题的路径探析——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解读
《文化月刊》2021年第3期135-137,共3页隋韶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6BKS087;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成果。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者在私有制的条件下"自己作出异于自己"的劳动,产生了劳动异化。当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网络异化现象。基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异化理论的重新解读,网络...
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异化 网络异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