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三畏

作品数:66被引量:10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顾钧方环海李同法李彬仇华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晚清传教士译介玄天上帝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2期180-186,共7页姚达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的近代英译和域外影响研究”(17CZW036)阶段性成果。
1849年卫三畏在《中国丛报》上发表了其翻译的、来自于《搜神大全》的故事《玄天上帝》。卫氏除翻译原文外,还添加了不少注释,同时多次引证麦都思的论文,还引用了宁波、厦门等通商口岸活动的西方人在当地的观察记录,以作进一步的阐释。...
关键词:《中国丛报》 玄天上帝 卫三畏 麦都思 《搜神大全》 
论卫三畏《中国总论》及其中国文明观
《中国文化论衡》2021年第1期262-284,共23页黄涛 黄千容 
卫三畏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所著《中国总论》是其对中国文明认识的最基础载体,书中从物质、制度、文化、精神、现实五个层面系统阐释了中国文明的形态和实质,指出中国是属于半文明半野蛮的“中央之国”,是需要基督拯救的现实国家。他的中...
关键词:卫三畏 《中国总论》 中国文明 基督教文明 中西文化交流 
开国序曲——1837年美船“马礼逊”号的日本之行被引量:1
《海交史研究》2020年第1期82-96,共15页郭满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美国对东南亚华人华侨的心理研究(1949-1965)”(课题号:19BSS034)的阶段性成果。
1837年美船“马礼逊”号的日本之行,开启了美国与日本直接往来的先例。某种程度上,可称之为日本开国的“序曲”。此次航行时间上早于佩里,在丰富美国有关日本知识的同时,实则逐渐形成了美国的对日政策。三次航行中,作为翻译的卫三畏均...
关键词:日本 卫三畏 翻译人员 
无言谁会凭阑意——耶鲁教授卫三畏父子
《书屋》2018年第4期4-8,共5页张静河 
早期美国汉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产生了多对父子汉学家。研究清末社会运动的传教士李佳白(GilbertReid),儿子是加州柏克莱大学教授李约翰,以研究清末对外关系著名。传教土富善编撰多种语言学著作,儿子富路特是哥伦比亚大学汉学教...
关键词:大学教授 父子 卫三畏 无言 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汉学 社会运动 对外关系 
在书信中与历史见面——评《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藏卫三畏未刊往来书信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56-160,共5页刘丽丽 
《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藏卫三畏未刊往来书信集》(Unpublished Letters from and to Samuel Wells Williams in Yale University Library,U.S.A)收录了迄今为止美国著名汉学家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年)最全面的书信原...
关键词:卫三畏 书信集 档案 美国汉学 
卫三畏与19世纪美国汉语教学的初创体系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50-55,共6页张颖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4GZY07)
卫三畏以对汉语教学研究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倡导以培养汉语词汇交际能力为教学核心目标,采取比较语言学和文化情景的教学方法,从"语言-文化-人文精神"三个维度构建美国汉语教学体系,凸显美国早期汉语研究、后期美国中国学研究模...
关键词:卫三畏 传教士 汉语教学 
1832年《中国丛报》的创刊被引量:1
《历史档案》2016年第2期118-122,共5页邹朝春 
《中国丛报》(ChineseRepository),旧译《澳门月报》,是西方传教士于1832年在广州创办的一份英文期刊。其第一任主编为美部会传教士裨治文(E.C.Bridgman)。1833年美部会另一位传教士卫三畏(SamuelW.WⅢiams)曾于广州负责《...
关键词:《中国丛报》 西方传教士 创刊 《澳门月报》 英文期刊 卫三畏 裨治文 广州 
《美国所藏容闳文献初编》出版
《历史档案》2015年第2期139-139,共1页赵增越 
由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吴义雄,深圳大学教师恽文捷编译的《美国所藏容闳文献初编》2015年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亦为首名于耶鲁学院就读的中国人,后又创设幼童留美计划,被称为"中国留学...
关键词:容闳 自强运动 留学美国 历史系教授 中国近代史 大学教师 卫三畏 日至 
《中国丛报》近五年研究综述被引量:1
《教师》2011年第6期126-127,共2页侯建峰 
本文主要从中西文化交流、报人、考释与业务四个角度对有关《中国丛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目前对于该报的研究仍处于不断拓展深入的阶段,中西文化交流视角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有比较系统的体系。而报人、考释与业务角度的研究却相对不...
关键词:中国丛报 裨治文 卫三畏 
《中国丛报》的停刊原因初探被引量:4
《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6期76-79,共4页陆亨 
本文试图对《中国丛报》的停刊原因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国丛报》在其所处历史情境中的意义,并通过对裨治文、卫三畏的活动及书信的考察,展现东西方交往活动、报纸和传教士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描述,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中国丛报》的停...
关键词:裨治文 传教士 近代报刊 卫三畏 《中国丛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