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旅行

作品数:37被引量:10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安江李卫华闫祥玉金敏芳区鉷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外语学院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东方翻译》《中国新闻周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的文本旅行
《文史哲》2025年第2期54-67,166,共15页孙齐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古中国多元传统的竞争、互动与交融研究”(22JJD770006)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唐代的译出和流行,也出现了多种相关的灵验记,《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就是这些灵验故事的一部汇编。目前公布的日本石山寺本,显示出它在9世纪经由渤海国传入日本,并因此得以保存。此书虽然在中国古代...
关键词:《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经幢 灵验记 
文本旅行与伦理选择:脑文本的生成、再现与阅读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2期128-136,共9页段国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WW00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3HQB04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3SJYB2070)。
文学伦理价值并不局限在文本内容中,而是贯穿于脑文本生成、再现、阅读的整个旅行过程中。脑文本旅行过程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两个层面不仅关乎大脑认知机制研究,同样关乎认知伦理、写作伦理、阅读伦理选择的哲学和语言学研究。脑文本是多...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 脑文本 伦理选择 认知伦理 写作伦理 阅读伦理 
跨媒介转译、转境位移与银幕艳史:论《女侠红蝴蝶》的跨文本旅行
《电影新作》2024年第5期83-94,共12页陆佳佳 安宁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电影刊物与早期中国电影产业史的互构研究(1921—1949)”(项目编号:21CC175)的成果
《女侠红蝴蝶》1的改编实践分别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第一次商业片浪潮之际,30年代影人南下之时,40年代初娱乐片盛行之隙,以及60年代左右中国香港电影娱乐格局初步成型阶段。几部跨时代文本在“商业性”的本体追求层面呈现出了集体...
关键词:《女侠红蝴蝶》 影戏建构 转境位移 商业演进 文本旅行 
“赵氏孤儿”故事的跨文化文本旅行
《戏友》2023年第6期26-29,共4页孟晨祯 岳榕 
《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山西风景区与实景演出》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202210108001X
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被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改编为《中国孤儿》,是中国戏剧跨文化传播的经典案例,也是广为人知的中国最早的对外文化输出之一。西方国家对“赵氏孤儿”故事的接受度高、反响热烈,这当然得益于《中国孤儿》...
关键词:《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元杂剧 纪君祥 世界文化交流 《中国孤儿》 跨文化传播 故事题材 
万玛才旦小说《塔洛》的跨媒介改编与“文本旅行”
《西藏艺术研究》2023年第3期25-31,共7页完代克 
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中国民族电影与多民族交融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04-0210050346)的阶段性成果。
万玛才旦小说《塔洛》讲述主人公的孤独状态和身份迷失。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因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在评论界掀起了一股热潮。导演保留了原作的故事主线,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减少出场人物,新增牧场生活,突出表现方式等改编策略,强化了主人公的...
关键词:《塔洛》 电影改编 跨媒介叙事 
文化翻译视域下《呼兰河传》的文本旅行被引量:1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86-92,共7页孙宇 王佳鑫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项目(WY2022003-A)。
翻译是文本旅行的起点,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正是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有效路径。1979年,美国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呼兰河传》英译本出版,在西方学界受到一致好评,继而掀起了国内学界对萧红的研究热潮。...
关键词:文化翻译 《呼兰河传》 萧红 葛浩文 
人造人的中国之旅及其“感觉结构”的变迁——从R.U.R.到“人造人种”
《中国比较文学》2023年第3期125-140,284,共17页朱梦梦 
徐卓呆的科幻小说“人造人种”(1923)一直被称为其原创,而《罗素姆万能机器人》(R.U.R.)这部非常重要的早期科幻剧本则是被认为在1980年由《世界文学》杂志以“万能机器人”为名译介到中国。然而,通过史料挖掘和文本细读,本文再现了R.U...
关键词:徐卓呆 “人造人种” R.U.R. 文本旅行 感觉结构 
从文本旅行到文化杂合——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读者的译介路径探索被引量:5
《外国语文》2023年第3期117-122,共6页李沐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译介与传播的效能、影响与机制研究"(19XWW002)的阶段性成果。
如何通过翻译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学的传播,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读者需要解决的症结性问题。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视阈下,异质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的"第三空间"内协商、交流并融合出新,从而生成"非此非彼"又"亦此亦彼"的新生事物,异质文化间的...
关键词:中国文学 译出文学 文化身份 "第三空间" 文化杂合 
跨越三种语言的文本旅行——包天笑译《梅花落》被引量:1
《中国比较文学》2022年第3期93-109,共17页陈凌虹 
作为一部维多利亚时代的“惊悚小说”,英国女作家玛丽·伊丽莎白·布雷登的《恶魔》,从1868年英文单行本发行,到1895年黑岩泪香日译本《舍小舟》,再到1910年包天笑中译本《梅花落》,在42年间完成了英日中3种语言间的越界旅行。本文考察...
关键词:玛丽·伊丽莎白·布雷登 Diavola 黑岩泪香 《舍小舟》 包天笑 《梅花落》 
“文本旅行”与“角色扮演”--汉文化视域下的朝鲜古代代言文创作及其意义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2022年第1期331-342,共12页王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韩国古典散文与中国文化之关联研究”(项目编号:14CZW038)阶段性成果。
朝鲜古代代言文以中国历史、文化等为取材对象,将自我代入异域异代他人,营造出一个今古转化的场域,个人情感与前人经历相互交融,实现角色扮演,形成作者、被代言者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代言文不仅反映出朝鲜古代文学对中国历史、文化等...
关键词:朝鲜 代言文 “文本旅行” “角色扮演” “互文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