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作品数:996被引量:64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长威刘长林周兴华石群山王泽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词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诗从何处寻
《词刊》2011年第5期1-1,共1页韩作荣 
诗要从大自然中取得灵感,从自然的美中,通过心灵的感应去发现而幻化艺术的美。这是我们该深入探讨和追寻的。如果搬出文学概论来概括诗的特点是容易的,用中学生背答案的方式也许片刻便奏效,可仅仅记住这么几句抽象的话,恐怕是欣赏不了...
关键词:基本的 文学概论 中学生 心灵 内在结构 艺术 概括 灵感 外在世界 感应 
吟词小趣——《音乐文学概论》节选
《词刊》2008年第5期48-48,共1页庄捃华 
关键词:相思 文学概论 长江 算子 音乐 节选 李之仪 心底 宋代词人 细腻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音乐文学概论》节选
《词刊》2008年第2期46-47,共2页庄捃华 
抒情主人公就是抒情的主角,他有时直接出现在作品之中,构成形象的中心,如王倬的《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中的"我";有时若隐若现,如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中的"我们";有时则完全隐去,如乔羽的《敬爱的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
关键词:抒情主人公 音乐形象 周总理 黄河 感情 光未然 主人公形象 作品 作者 文学概论 
比兴的形象——《音乐文学概论》节选
《词刊》2008年第1期44-45,共2页庄捃华 
利用人类思维联想的功能,歌词创作也常用有形可睹、有声可闻、切实可感的他物形象来显示或诱发出所要抒发的感情。例如湖北民歌《石磙打来也不飞》:我是喜鹊天上飞,社是山中一枝梅,喜鹊落在梅树上,石磙打来也不飞。
关键词:形象 文学概论 思想感情 音乐 人民公社 共产党 比喻 节选 红军 社员 
意境——《音乐文学概论》节选
《词刊》2007年第12期47-48,共2页庄捃华 
歌词是抒情的艺术,然而,感情是内在的、不具形的,如何才能传达给他人,并引起共鸣呢!感情是内在的,但它是由客观现实生活所孕育和激发的。所以,如果能把感情之产生的环境准确地再现出来。
关键词:感情 现实生活 周总理 引起共鸣 艺术境界 文学概论 环境 作者 再现 形象 
《海重韵》重品——《音乐文学概论》节选(三)
《词刊》2007年第7期36-38,共3页庄捃华 
《海韵》是我国早期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合唱作品。徐志摩的诗大概写于1925年,
关键词:徐志摩 音乐 大海 形象 合唱作品 诗化 赵元任 朦胧 执著 文学概论 
形象二题——《音乐文学概论》节选(二)
《词刊》2007年第6期43-44,共2页庄捃华 
真切与失实文艺讲究真善美,但三者的重要性并不相等。“真”是最根本的,它既是善与美的前提,也是善与美的基础。所以,高尔基说:“文艺是以其真实才显其伟大的一种事业。”
关键词:文学概论 艺术形象 音乐 善与美 真实 王安石 真善美 作品 高尔基 重要性 
虚与实——《音乐文学概论》节选(一)
《词刊》2007年第5期35-35,共1页庄捃华 
各种艺术都讲究虚与实的结合,然不同艺术门类之间“虚”与“实”的含义却不尽相同。诗歌的“虚”、“实”是指内心情感和客观形象,虚与实的结合则是指情与形的结合。形象是各类艺术区别于哲学、科学的共同特征,然各种艺术之所以需要形象。
关键词:虚与实 艺术形象 虚实结合 客观形象 共同特征 内心情感 情景交融 诗歌 文学概论 感情 
好书当读,后学得益——评介庄捃华《音乐文学概论》
《词刊》2007年第2期39-39,共1页抒真 
关键词:编辑出版 音乐文学 文学概论 创作规律 好书 学生讲课 评介 中国音乐学院 作者 专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