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

作品数:775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钱静庄汪涛杨敏春刘健何迎春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家庭用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夏季养生宜吃点“苦”
《家庭用药》2020年第6期34-34,共1页余波 
夏日养生“三步走”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用温水,及时补充体液。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温差较大,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
关键词:阳消阴长 睡眠时间 三步走 气温 精力充沛 
夏季养生与防暑食疗
《家庭用药》2015年第7期6-7,共2页钱静庄 
苦夏不苦,安然度夏 “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7月小暑,预示着炎炎夏日的来临,标示着盛夏时节的正式登场。这恐怕也是很多人最喜爱的季节,吃冷饮,去郊游,游泳防暑等活动让生活瞬间缤纷多彩。而在这炎炎夏日里,随着气温升高,...
关键词:夏季养生 防暑 食疗 夏日 
夏天温补,冬天打虎
《家庭用药》2015年第7期10-10,共1页徐燕 
每当变季,养生总是一个热门话题。炎炎夏季来袭,该如何养生?笔者认为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状态,夏季进补在于温,夏季养生要重心。现代大多数人内寒过剩 中医养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顺应自然,颐养天年。在《黄帝内经·四气调...
关键词:夏季养生 春夏养阳 温补 夏天 冬天 生活方式 顺应自然 中医养生 
夏令养生三术
《家庭用药》2014年第6期75-75,共1页黄磊 
中医养生理论中提到,夏季是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心慌头晕、胸闷气短、眼花耳鸣、手脚麻木等症状是心脑血管病变的信号,若不重视,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夏季养生,应注重“防‘三高’、护血管、养心脑”。
关键词:夏令养生 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养生理论 心脑血管病变 夏季养生 胸闷气短 手脚麻木 
夏季养生话杨梅
《家庭用药》2014年第6期38-38,共1页钱静庄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即随着自然界气候的变化,人体的阴阳气血也在悄悄地进行着相应的调节。因此调养身体应当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使机体达到与自然界相适应的最佳功能状态。
关键词:夏季养生 杨梅 人与天地相参 自然界 阴阳气血 
夏季重养心
《家庭用药》2012年第7期51-51,共1页王健 
中医理论中,自然界四季的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对应。心对应“夏”,夏季是心阳最为旺盛的季节,因此养“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
关键词:夏季养生 养心 阴阳消长变化 中医理论 功能活动 自然界 
夏季睡觉不宜俯卧
《家庭用药》2011年第7期4-4,共1页
夏季养生,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俯卧是最不宜采取的睡姿,因为俯卧会压迫心脏和肺部,影响呼吸。心脏病患者宜采取右侧卧的睡姿。保持身体自然屈曲。因为这种姿势有利于血液的回流。以减轻心脏的负担。如果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可...
关键词:夏季养生 俯卧 心脏病患者 睡觉 呼吸困难 心律失常 半卧位 右侧卧 
夏季养生“三字经”
《家庭用药》2010年第7期70-70,共1页
调精神: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阳的目的。巧运动: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慎起居: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
关键词:“三字经” 夏季养生 过度疲劳 新鲜空气 运动量 慎起居 
编者的话
《家庭用药》2009年第7期62-62,共1页
编辑部每天都会收到读者们的热情来信,谢谢大家,我们会认真考虑这些宝贵的建议。黄梅天刚过,就进入了炎夏,人们刚想喘口气,又被酷暑笼罩。感觉好像很“闷”。其实。夏天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注重养生。就可以全身“透爽”。生机旺盛...
关键词:编者 夏季养生 养心安神 饮食清淡 健脾和胃 运动保健 冬病夏治 编辑部 
夏季养生话杨梅
《家庭用药》2008年第8期54-54,共1页钱静庄 
每年农历的四、五、六月即公历的五、六、七月为夏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之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古人认为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季节,阳光日照时间长。昼长夜短。由于热气蒸腾,天...
关键词:夏季养生 杨梅 四气调神 日照时间 自然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