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动词

作品数:53被引量:16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马庆株曾常年郭奇军周国光孙德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汉字文化》《南昌高专学报》《语言研究集刊》《南开语言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汉语动词“考”题元结构及题元角色分析
《汉字文化》2025年第5期16-20,共5页范云山 
文章探讨了现代汉语动词“考”的题元结构及题元角色类型,通过分析其不同释义和句法表现,揭示了“考”字句在汉语中的复杂性。借助移位理论、空语类理论和题元理论,文章解释了看似不符合语义要求的“考”字句如何在实际语境中成立,并通...
关键词:汉语动词 “考” 移位理论 空语理论 题元结构 题元角色 
现代汉语动词性存在糅合句语义分析和事件融合机制研究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69-76,共8页黄金金 邓兆红 
安徽省教育厅2018年外语类委托项目“英汉存在构式与动词双向互动的认知对比研究”(SK2018A1145);安徽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委婉语汉译接受性的认知语用研究”(2021rwzd03)。
存在句一直是汉语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对动词性存在糅合句的关注却略显薄弱。基于学界前期研究成果,聚焦考察动词性存在糅合句的界定与构成,着重分析动词性存在糅合句的语义特点,并尝试从事件融合理论的角度对其形成机制作出认知阐释。研...
关键词:存在糅合句 动词性结构 语义分析 事件融合 
基于及物性再分析的现代汉语动词及物性划分研究
《语言与翻译》2023年第4期15-20,共6页王鑫 周万勤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非宾格和非作格动词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21YYC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语动词论元结构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2022SK24)。
文章在回顾现代汉语动词有无及物性差别的相关研究后,对及物性概念作溯源分析,并结合语言学领域对及物性的解释,对“及物性”“不及物性”“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等及物性相关概念作了界定,最后明确现代汉语动词存在及物动词和不及...
关键词:及物性 现代汉语 动词 分类 
现代汉语动词“去”与越语动词“di”句法语义属性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
《现代语言学》2023年第4期1567-1576,共10页武兴 陈忠德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现代汉语动词“去”与其对应越语动词“đi”各自在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上的特点进行了考察。通过研究发现,两者均指人或动物的动作行为,可以是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也可以放在别的动词表示即将要做某件事情。此外...
关键词:汉越语 动词 去?i 对比 教学建议 
现代汉语动词名词重叠式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2年第9期1891-1898,共8页巩梦缘 杨莉平 
汉语作为一种孤立语,不像其他屈折语,有多样的词形变化,因此重叠成为汉语表达意义的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本文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作为封闭语料库,对现代汉语动词、名词的重叠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 动词 名词 重叠式 
现代汉语动词“造成”色彩意义的来源与迁变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93-96,共4页李洪月 
现代汉语动词“造成”的色彩意义为贬义或否定,从语素上看不出这个色彩的来由。做历时考察发现,早期文献中的“造成”有中性、褒义、贬义等色彩,在动词之受事对象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发展为以贬义为主的用法。
关键词:“造成” 受事对象 色彩意义 
现代汉语动词词尾“了”的时态允准机制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63-67,72,110,共7页郑学丹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共建课题“粤汉英时态运算机制对比研究”(课题编号:2019GZGJ20)。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生成语法的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解析动词词尾"了"的时态义及时态允准机制。"了"主体仍是一个完整体标记,"了"的过去义是其完整体义所附带的一个时态义。该过去义的绝/相对值不具有词汇内在规定性,在词库中体现为无...
关键词:动词词尾“了” 时态 相/绝对值 完整体 允准 
《现代汉语动词语义知识词典》的开发与应用
《中文信息学报》2018年第10期19-27,共9页孙道功 亢世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YY052);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4YJC740077);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项目(1311023)
该文吸收已有动词研究的相关成果,提出了动词语义词典开发的相关原则和研制思路,界定并描写了词典中所涉及的相关属性信息,并对词典的总体文件结构及其各个库的信息进行了描写和说明。最终开发了融合词汇语义和句法语义,涵盖词形、词性...
关键词:动词语义知识库 语义词类 句法语义范畴 
再论现代汉语动词前后处所介词词组的句法关系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55-62,共8页毕罗莎 
首都师范大学内涵发展-青年燕京学者培育对象科研支持费(第二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会科学计划一般项目"基于动态信息建构视角下的显性语法教学模式研究及应用"(SM201710028015)
有些汉语处所介词词组(处所PP)既可出现在动词前,也可出现在动词后,而且均与动词呈现相近的语义关系。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忽视了这两种语义相近的处所PP在句法上的推导关系,因而在句法上缺乏系统的解释力。本文在形式句法学的框架内,探...
关键词:处所PP 非宾格动词 句法移位 语义指向 分析性语言 
互动交际中现代汉语动词的等级关系类型探析被引量:1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52-160,共9页赵毅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三语习得过程中句式迁移研究"(13YJC740149)的阶段性成果
文本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对《现代汉语词典》作了深入的考察,对现代汉语动词中含有社会等级关系的词语进行了新的再分类,即从角色的权势关系、角色的交际场合、角色的年龄辈分以及角色的优势、劣势等方面作为划分等级关系类型的依据,...
关键词:汉语动词 等级关系 分类依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