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理解

作品数:280被引量:42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汉林徐赐成张兆金马维林郑流爱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初中学生历史理解素养的培养策略——以《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例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21年第4期67-68,共2页詹淑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针对学生提出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历史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特点——发展性、阶段性、片面性等,重点在教学中渗透历史理解素养,避免...
关键词:历史理解 社会生活的变迁 史料 理解反思 
基于史学阅读的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18年第20期116-116,共1页俞晟昱 
“历史解释”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学科所要培育的核心能力,地位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关键词:历史解释 历史学科 培育 素养 阅读 中学历史教学 核心能力 历史理解 
深度学习,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17年第17期44-44,共1页翟群娣 
深度学习,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历史时空观念,加深历史理解;营造宽松课堂环境,注重创新学习方法;追求史料实证精神,树立正确历史价值观。
关键词:深度学习 历史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历史理解 史料实证 
“历史理解”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14年第16期42-43,共2页刘佳欢 
“历史理解”是历史认识主体与历史认识客观(历史史事与事实、历史规律与评价等)互相作用下的思维过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历史理解”这一重要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往往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历史事实、历史规律,提升...
关键词:历史理解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实践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