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勘

作品数:285被引量:31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王继红陈明龙国富张幼军姜南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中古佛经中的连词“随”及其来源被引量:2
《中国语文》2024年第1期87-99,128,共14页于方圆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佛典语言的中国化”(20&ZD304)的阶段性成果。
中古佛经中,“随”可以作为条件连词和无条件连词使用。本文采用梵汉对勘和同经异译对照的方法,考察了“随”连词用法的来源。在汉译佛经中,“随”因为语义与梵语“yatha”相近,被用来翻译“yatha/yatha yatha”,因此复制了“yatha/yath...
关键词: 条件连词 无条件连词 语法复制 梵汉对勘 
汉译佛经中表示无穷大数的“过数”类表达形式及其来源
《中国语文》2022年第6期736-746,768,共12页张雨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于梵汉平行语料库的《无量寿经》同经异译词汇研究”(20YJC7401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项目(2020M672187)的资助。
本文探讨汉译佛经中表示无穷大数的“过数”类表达形式的用法和来源。首先分类考察“过数”类表达形式的用法和特点,认为其最基本的用法是放在名词前做定语,也可以放在名词后做谓语,修饰或说明名词的数量不可胜数,而且常与其他表示无穷...
关键词:汉译佛经 无穷大数 过数 梵汉对勘 
中古译经中的“愚”“痴”考探——兼谈基本词更替过程的复杂现象被引量:5
《中国语文》2021年第4期468-479,512,共13页方一新 孟奕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词汇通史”(14ZDB09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古专类文献词汇研究——以道经、佛典、史书为中心”(20JJD740002)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采用梵汉对勘和平行文本比较法,梳理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25部可靠译经中"愚""痴"的词义和语素义,并发现:第一,中古时期,"愚"仍活跃在"愚昧"语义场中,但已现衰弱之势,而"痴"则有更强的组合搭配能力,呈现超过"愚"的倾向;第二,词义...
关键词:中古译经   梵汉对勘 基本词 
中古佛典与汉语受事主语句的发展——兼谈佛经翻译影响汉语语法的模式被引量:11
《中国语文》2011年第2期169-178,192,共10页朱冠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梵汉对勘的<正法经华>语言研究"(项目批准号:06CYY015);"第一批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金"(编号:200801160)的资助
汉语"话题—评论"式受事主语句在中古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即动词后不再用"之"来回指受事主语。这类受事主语句在汉译佛典中有较多用例,它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是汉语自身的因素所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受到佛经原典语OV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中古佛典 受事主语句 语言接触 梵汉对勘 模式 
汉译《维摩诘经》中“云何”的特殊用法被引量:5
《中国语文》2011年第1期43-52,95-96,共10页吴娟 
中古译经中有一类特殊"云何",用于疑问句,却似乎不表疑问。《维摩诘经》的梵汉对勘表明,该经汉译本中这类"云何"有两个来源:在"云何+(某某)+选择问"中,"云何"对应梵语疑问助词kim,属于语言接触中的语法复制;在"云何+(某某)+反诘问/(Adv...
关键词:梵汉对勘 语法复制 简式翻译 
商务印书馆2009年度语言学出版基金评选揭晓
《中国语文》201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语言学出版基金 商务印书馆 评选 基金资助项目 语法研究 梵汉对勘 方言语法 语法成分 
汉译佛经“S,N是”句非系词判断句被引量:12
《中国语文》2010年第1期59-66,共8页姜南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语言接触与汉译佛典语法比较研究--以梵汉对勘为基础》(项目批准号:05JJD40177)资助
"S,N是"句作为汉译佛经的特色句式一直受到学界关注,有关它的来历和句尾"是"的语法属性争论不断。其中也有人利用过梵汉对勘的材料,但未能揭示它的真正来源。本文试以中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法华经》为例,通过系统的梵汉对勘和异译比较...
关键词:汉译佛经 判断句 梵汉对勘 
“S,N是”句型在梵、汉本《撰集百缘经》中的对勘被引量:4
《中国语文》2009年第6期568-571,共4页陈秀兰 
关键词:句型 对勘 三国时期 “是” 故事 
汉译佛经中增译的话题转移标记——以《妙法莲华经》的梵汉对勘为基础被引量:9
《中国语文》2007年第3期223-230,共8页姜南 
本文通过对《妙法莲华经》进行梵汉对勘和异译比较,发现汉译佛经话题结构的一个特点,即不管梵文原典中有没有直接对应词,只要遇到话题转换,在译文的句首话题位置经常会添加诸如"尔时"、"今(者/日)"、"复次/次复"、"(复)有"等显性标记词...
关键词:梵汉对勘 话题转移标记 类型对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