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前期

作品数:33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晓光董灏智马立民郑海麟渡边浩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日本问题研究》《日本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忠臣“东渡”--日本幕末至明治前期文天祥作品的刊刻与接受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190-198,共9页刘帼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唐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48)。
日本幕末至明治前期,文天祥接受达到高峰,作品刊刻成为常见的接受方式。这既与汉诗文领域的经世思潮有关,也因为专人选集的文献形态自江户中期蓬勃发展,成为汉诗文传播的重要载体。此时段的文天祥文献也以选集为主,诗选多于文选,选目与...
关键词:幕末至明治前期 文天祥 作品刊刻 关联性 《文文山诗选》 
明治前期日本天皇宗教权威的构建被引量:1
《历史研究》2023年第5期124-142,M0006,共20页贾思京 刘岳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维视角下的日本现代化专题研究”(22JJD770040)阶段性成果。
《明治宪法》的颁布将明治时代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奠定了近代日本宪政体制基本框架。天皇宗教权威是通过重申“天照大神—天皇”结构,使天皇“神圣”化以及“神圣天皇统治”共识化而形成的,是官方宗教政策与社会尊皇倾向相互“匹配”的...
关键词:天皇 明治 政教关系 “国体” 宗教权威 
日本明治前期知识界接受西方“民族”概念的思想远因——以“日本优越论”为核心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22年第11期28-37,共10页董灏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户日本的‘日式区域秩序'构想研究”(19BSS048);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项目(2004024)。
明治初期,日本知识人将西方“Nation”一词翻译为“民族”后,他们在使用“民族”概念的过程中,直接把“日本优越论”置于其中,进而创造出“日本民族”“大和民族”等词汇,从中突出强调日本民族自古以来所形成的优秀特征。表面上看,这一...
关键词:明治时代 西方“民族”理念 江户时代 日本优越论 
日本明治前期知识界接受西方“民族”概念的思想远因——以“日本优越论”为核心被引量: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47-156,212,共11页董灏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户日本的‘日式区域秩序’构想研究”(19BSS048);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项目(2004024)。
明治初期,日本知识人将西方“Nation”一词翻译为“民族”后,他们在使用“民族”概念的过程中,直接把“日本优越论”置于其中,进而创造出“日本民族”“大和民族”等词汇,从中突出强调日本民族自古以来所形成的优秀特征。表面上看,这一...
关键词:明治时代 西方“民族”理念 江户时代 日本优越论 
日本明治前期“民智观”的考察--以加藤弘之与中江兆民为例
《东北亚外语研究》2021年第3期90-96,共7页魏正 
明治初期,日本国内展开了关于开设民选国会的大讨论。其中以加藤弘之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认为日本目前民智未开,开设国会时期尚早。在几年后的自由民权运动中,一直被认为是民权理论家的中江兆民也持国会开设时期尚早的观点。二人皆坚持...
关键词:国会开设论争 加藤弘之 中江兆民 民智观 
兰姆版《莎士比亚物语》在日本明治前期的译介与传播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19年第1期242-257,共16页李艳丽 
作为英国文学经典的莎士比亚作品,在明治前期传入日本时,以青少年为对象的通俗易懂的兰姆版《莎士比亚物语》广为流传。然而,兰姆版的各种翻译/改写、译者、媒体情况并不明晰。本文立足于文献调查,阐明以下问题:明治开化时期,日本以英...
关键词:《莎士比亚物语》 兰姆 明治 译介 
日本思想家植木枝盛作品的鉴别问题——兼论史料鉴别对明治前期研究的重要性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9年第3期13-20,共8页那希芳 
本文论述了日本明治前期思想家植木枝盛的无署名文章需要鉴别的原因及鉴别方法,并在外崎光广和米原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植木枝盛集10》的《著作目录》中应该剔除非植木作品的文章,以及未被该目录收入但实为植木的作品...
关键词:明治前期 史料鉴别 植木枝盛 
明治前期日本人的公私观考察
《唐山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71-76,共6页王猛 
2015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5XJQN09);2017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7BSS002)
在近代西方思想的影响下,明治初期日本人的公私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私权方面,思想家呼吁个人独立、自由平等、财产私有的权利,这标志着日本人的私意识不断增强;在公权方面,进步思想家以及政治家中的开明派主张民众参与政治的权利,并积...
关键词:日本明治初期 私权 公权 公共思想 
从“Religion”到“宗教”——明治前期日本人的一些思考和理解被引量:8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2-8,共7页渡边浩 商兆琦 
本文旨在讨论19世纪后半期,日本知识分子如何认识和理解欧美的"religion",以及当这个词被译作"宗教"后,日本人又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这一词汇。根据外国使节的观察,当时的日本人尤其是上层社会有关"religion"的意识甚为薄弱;明治时代前往...
关键词:“宗教” 明治时代 明治天皇制国家 
试析日本明治前期国家主义教育理念
《教育科学文摘》2016年第2期60-62,共3页高育莹 许晓光 
明治前期,日本通过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进而面临的就是实现国家崛起、“富国强兵”的重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家主义思想开始在教育领域中不断地渗透,并通过1890年《教育敕语》的颁行最终得以确立,将国家主...
关键词:国家主义思想 教育理念 前期 日本 《教育敕语》 社会改革 国家崛起 富国强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