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语言

作品数:27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赵文汉徐默凡宋晓梅汤秀芝李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阜阳市第三中学江苏南通中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测试与教学》《辽宁教育》《语文学习》《江西教育(教学版)(B)》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尺幅藏精巧 寸缣发幽微——2023年北京高考微写作试题评析
《语文学习》2023年第8期41-44,共4页陈莲春 
微写作可以说是北京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特色,2023年,当北京高考微写作走到第十个年头,它必将因为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而具有格外的意义。如果能将这“尺幅寸”的精巧、幽微之处发掘出来,会给一线教师的作文教学及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以更...
关键词:微写作 一线教师 语文教材 作文教学 高考 写作教学 试题评析 命题语言 
地理制卷命题语言简析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209-211,共3页李萍 
命题是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的一项常规且重要的工作,掌握命题语言的基本分类和规律,能够帮助教师提高命题工作效率和命题质量。本文以初中地理命题为例分析了地理命题语言的特点。
关键词:初中地理 命题 语言特点 
卡西尔的语言哲学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9年第9期1-1,共1页叶水涛 
恩斯特·卡西尔(1874—1945年)是德国哲学家,早年以研究康德哲学闻名于世,后来他试图以符号形式的哲学为核心创立'哲学人类学'和'文化哲学'。由于语言是一种最重要的符号,因此语言问题在他的文化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符号首先是...
关键词:卡西尔 感觉材料 命题语言 
明因识果 析变求真——从命题语言角度谈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复习策略
《教学考试》2018年第53期22-24,共3页陕西 田茂刚 
研究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笔者发现'命题语言'具有问答逻辑严谨、关键表达突出、与教材联系密切的特点。在历史核心素养的主导下,'命题语言'更加注重用典型时间锁定具体事件,用空间对比分析演进趋势,用经济变化更新思想观念,用政治立...
关键词:全国卷 因果关系 命题语言 逻辑思维 发散思维 历史命题 思想解放 
听力考试试题命制中的母语和外语效应
《外语测试与教学》2016年第2期23-31,共9页雷雪梅 席仲恩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庆市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改革的反拨效应研究"(2014-GX-088)的部分研究成果
对于语言测试,使用母语和外语命制试题的效应意义重大。为了研究使用母语和外语命制听力试题的效应,我们邀请了来自中国大陆一所普通高校的234位大学本科生参加了一项英语听力理解测试。测试由3篇听力材料和10道四选一型听力理解试题构...
关键词:听力理解 命题语言 主旨大意题 细节信息题 
中考命题语言不规范现象例析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61-62,共2页赵国惠 
中考命题中存在着编校问题,包括语言不规范、标点符号有误等。对此各省市的命题管理者应加强命题的编校质量管理,培训命题人员,组织专业编辑人员阅卷。
关键词:中考 试卷 编校 问题 对策 
例谈命题语言的规范性和答案拟定的科学性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14年第5期68-69,共2页赵文汉 
语文命题语言的不规范和参考答案的不科学,在高考语文命题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特别是分省市命题以来,这一现象变得更为普遍。本文以2010年的一道试题为例,谈一谈高考语文命题语言的规范性和参考答案的科学性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命题...
关键词:命题语言 科学性 参考答案 语文命题 高考语文 2010年 性问题 命题者 
这样的命题不知会造成多少考生的冤枉?——例谈高考语文命题语言的规范性和答案的科学性问题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4年第4期76-77,共2页赵文汉 
“语文”学科带有鲜明的文学性,文学大多是用形象来传情达意的,“形象大于思想”的特性造成了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性。语文学科的这一特性就会造成语文学科试卷评判中的“橡皮筋现象”,即语文试卷评判过程中的伸缩性太强,同一张试卷不...
关键词:高考语文 命题语言 性问题 考生 科学 形象内涵 语文学科 评判过程 
文学抑或文章——对语文高考“考什么”的思考——2009年语文教育研究论著评析之八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0年第7期34-37,共4页乐中保 
【评议文章】单学文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学与命题应该坚守文学阵地——从(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等争鸣文章说开去》,原载《语文学习》2009年第4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 2009年 语文高考 研究论著 语文教育 文章 中学语文教学 命题语言 
中学语文教学与命题应该坚守文学阵地——从《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等争鸣文章说开去
《中学语文教与学(上半月高中读本)》2009年第8期28-30,共3页单学文 
高考和中考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着不言而喻的导向作用。《语文学习》2009年第2期刊登了徐默凡、李明洁两位语言学研究者对考试命题语言的批评文章。尤其是徐文,通过研究2008年全国18份语文高考卷,对命题语言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了认真梳...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命题语言 语文学习 现代文阅读 文章 高考 争鸣 阵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