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现象

作品数:7被引量:4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宏薇王秉钦张凌付江涛王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方翻译》《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外文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奈达悖论”的默会认识论消解被引量:2
《外文研究》2015年第1期94-98,108,共6页张凌 付江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项目"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与翻译研究"(2011RWZX07);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奈达悖论’的默会认识论消解"(SKL-2014-146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英语口语翻译研究与实践"(2014-zd-175)的阶段性成果;河南省2013年博士后项目基金"基于语料库的汉英概称句对比与翻译研究"(201303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项目"英汉词汇衔接对比与翻译研究"(2014RWYB21);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动量构式对比与翻译研究"(14SZYB27)的资助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中国译界曾享有盛誉,形成"奈达现象",但随着他对翻译理论的认识逐步改变,中国译界出现了"奈达悖论"之说。如何看待奈达翻译思想的变化,事关对翻译理论本质的认识,意义重大。本文发现,"奈达悖论"表明,翻译从根本上来说...
关键词:奈达现象 奈达悖论 默会认识论 默会翻译知识 
理论译介方式与外来译学资源利用
《东方翻译》2012年第3期20-24,共5页陈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项目号10YjC740010)资助.
本文围绕“奈达现象”对比考察我国对国外翻译理论的不同译介方式,探究相关理论在中国经典化的缘由。研究发现奈达理论的译介活动具有持续性和渐进性,在整体上呈现“本土化”倾向;奈达理论在学术界导向性地译介中反复被解释、评价后...
关键词:理论译介 译学资源经典化 奈达现象 本土化 
“奈达现象”及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被引量:1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期147-148,共2页陈亚斐 周凝绮 
自奈达翻译思想传入中国以来,国内翻译界掀起一股奈达热,其翻译思想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就在人们研究、学习奈达翻译思想的时候,奈达本人却对其翻译思想产生了根本的转变。
关键词:奈达 翻译思想 转变 影响 评价 
反思翻译界的“奈达现象”——从“冥王星”被除名想到的……被引量:4
《中国科技翻译》2011年第3期58-59,64,共3页王秉钦 
本文重点讨论:一,通过天文学界"冥王星"的命名、除名过程,透析翻译界"奈达现象"的盛衰过程,告诉人们:科学知识,只是人类在某个阶段的最新见识,但却不一定是真理;二,借"奈达现象",反思我国目前在引用外国翻译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似...
关键词:奈达现象 外国译论 反思 
“奈达现象”在中国翻译界的新发展被引量: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00-104,共5页史亚菊 李丽霞 王晓燕 
奈达的翻译思想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介绍到中国大陆,在国内译界曾一度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基于陈宏薇(2001)将前20年分四个阶段的研究,本文通过调查对奈达理论的引文情况,对2001-2008年《中国翻译》上发表的研究文献按第五、第六...
关键词:奈达现象 《中国翻译》 引用 翻译研究 西方译论 回归语言学 
从“奈达现象”看西方译论的引入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37-39,52,共4页金倩 
作为第一个被引入中国,继而在不同时期形成两个“言必称奈达”现象的西方译论,奈达译论有其自身魅力。通过回顾其理论形成过程,探究在中国形成“奈达现象”的原因,进而对当前中国译者引进西方译论以及建立翻译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奈达现象 功能对等 西方译论 翻译学 
从“奈达现象”看中国翻译研究走向成熟被引量:39
《中国翻译》2001年第6期46-49,共4页陈宏薇 
作者将我国译界对奈达翻译理论的反应界定为“奈达现象”,以《中国翻译》为调查目标,对该刊1980年至2000年间发表的有关论文分四个阶段进行全方位扫描。通过研究“奈达现象”在各阶段的体现,说明我国的翻译研究正走在向成熟。
关键词:“奈达现象” 《中国翻译》 翻译研究 成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