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钦

作品数:19被引量:9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翻译理论研究观念文化心理系统社会文化意义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反思翻译界的“奈达现象”——从“冥王星”被除名想到的……被引量:4
《中国科技翻译》2011年第3期58-59,64,共3页王秉钦 
本文重点讨论:一,通过天文学界"冥王星"的命名、除名过程,透析翻译界"奈达现象"的盛衰过程,告诉人们:科学知识,只是人类在某个阶段的最新见识,但却不一定是真理;二,借"奈达现象",反思我国目前在引用外国翻译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似...
关键词:奈达现象 外国译论 反思 
漫话宗教神话与翻译
《上海翻译》2010年第1期57-60,共4页王颉 王秉钦 
关键词:宗教神话 翻译 世界文学 文学艺术 神话故事 精神风貌 希腊神话 古代人 
季羡林翻译思想“三论”被引量:8
《中国外语》2009年第5期89-92,共4页王秉钦 
季羡林翻译思想是中国现代翻译思想的一部分。他的"三论"是一个既独立又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1)"文化中心转移论"是其主体,它指明了中国现代翻译思想研究发展的路径和方向;而(2)"模糊艺术论"和(3)"神韵论"新解为其两翼,从多学科领...
关键词:季羡林 翻译思想 
翻译:模糊艺术被引量:8
《上海翻译》2009年第4期19-21,共3页王秉钦 
本文从模糊学的角度讨论翻译,特别对文学翻译的语义模糊和意象糊模加以论述。指出:它们既造成了翻译的困难,同时也开辟了广阔的再创造空间。
关键词:模糊学 语义模糊 意象模糊 
以史为鉴——中国翻译批评史启示录被引量:2
《中国外语》2006年第1期71-73,79,共4页王秉钦 
针对目前我国翻译界出现的一些把批评简单化、庸俗化,带有随意性、主观片面性的现象,以及有损被批评者人格等不良倾向,本文从中国翻译批评史中选取鲁迅等人有关翻译批评思想的经典论述和典型作法:(1)鲁迅:“希望刻苦的批评家来做剜烂苹...
关键词:翻译 批评 
继承与创新——关于编写《简明俄汉翻译教程》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外语研究》2000年第2期49-51,共3页王秉钦 
本文扼要地向读者概述了作者在编写《简明俄汉翻译教程》一书的指导思想———继承与创新 :继承传统 ,开掘中国古典文论思想 ,运用于翻译理论研究与教学 ;改革教学内容 ,更新教材体系 ,走创新之路 ;享受人类文化艺术珍品 ,感受翻译艺术...
关键词:继承 创新 翻译 教程 
走近成功──论外语人才应具备的三种“结构”被引量:2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4期1-8,共2页王秉钦 
关键词:外语人才 智能结构 知识结构 科学能力 外语系学生 心理素质结构 创造力 速读能力 记忆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 
《文化翻译学》被引量:26
《中国俄语教学》1998年第4期41-41,共1页王秉钦 
本书试图运用哲学观点,以“时间—空间系统、主观—客观系统、物理—心理系统”三大系统为理论依据,以“观念论———行为论———影响论”“三论”(或称“物化文化态、观念文化态、语义层文化态”“三态”)为中心命题。通过“三论...
关键词:文化翻译学 “三论” 社会文化意义 时间—空间 文化与翻译 语言的转换 制度文化 心理系统 “三态” 观念文化 
俄语报刊某些语言特点与翻译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12期23-25,共3页王秉钦 
关于俄语报刊语体这个题目,国内外学者多有阐发。笔者曾在莫斯科大学讲学兼任过高年级“俄语报刊翻译课”,较多地接触了各类俄语报刊。这里,将本人的一些体会和认识,写出来供教学参考。一、大量运用外来词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报刊...
关键词:语言特点 俄语报刊 外来词 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教育 报刊语言 切尔诺梅尔金 句法结构 缩略 大量运用 
从“语义三角形”到“翻译三角形”被引量:6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年第6期49-55,共7页王秉钦 
从“语义三角形”到“翻译三角形”南开大学教授王秉钦1.关于“语义三角形”与“语义梯形”一、从“语义三角形”谈起人们一提到语义,总要谈及奥格登(C.K.Ogden)和理查兹(I.A.Richards)提出的著名的“语义...
关键词:语义三角 三角形 非理性意义 言语义 情感意义 内涵意义 语言学家 语言单位 直译和意译 语言符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