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三角

作品数:64被引量:16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彭利元谭慧颖姚远朱嘉奇袁胡飞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工业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义三角理论视域下的土木工程专业术语探析
《中国科技术语》2025年第1期64-68,共5页王艺霖 夏风敏 刘巧玲 杨大彬 
2023年度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研项目“面向移动互联时代的科技名词短视频化研究”(YB2023012);2023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科尔伯格德育理论视域下的课程思政新方式研究”(SZ2023082);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科研思政理念及其建设方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为加深对土木工程专业术语的理解、促进专业知识学习,引入语义三角理论对土木工程专业术语进行了深层次的探析,构建了学习、掌握与发展土木工程专业术语的新路径。具体要点包括:语义三角形中的“外界物体/实物”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可扩充...
关键词:语义三角 土木工程 实物 概念 
闽南剪瓷雕文化的符义、符构、符用解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14-120,共7页崔越 张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涉台传统村落资源整理与保护利用研究”(编号:21&ZD215);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移民文化下闽台传统聚落空间特征与营造技艺研究”(编号:20BH154);上海社科基金专项项目“明清海防卫所空间特征与营造技艺研究”(编号:2019ZJX002)成果。
剪瓷雕是闽南地区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符号。文章以建筑符号学的视角解读闽南剪瓷雕的文化内涵与营造技艺,分别从剪瓷雕文化符号的符义、符构、符用三个方面,挖掘剪瓷雕符号文本的所指对象及其涵盖的闽南文化基因,解析剪瓷雕符号的材料...
关键词:建筑符号学 闽南剪瓷雕 语义三角 建筑装饰 
破与立:语义三角视域下中国职业教育语义探赜和公众形象建构
《教育与职业》2024年第8期92-99,共8页童欣安 陈鹏 
2021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苏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JYB003,项目主持人:陈鹏)。
边缘化的他者困境致使职业教育发展受阻,建构优质的职业教育形象是消解发展困境的关键。形象内生于意义开显过程,解构职业教育的语义三角是探究意义生成的可行路径。职业教育以多种称谓、两种公众认知、一种教育实体,映射出符号、思想...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义三角 语义场域 形象建构 公众认知 
语义三角视域下中华文化表述的新分类及其英译启示被引量: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58-66,共9页李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海外汉英词典数字化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17YJAZH044);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跨文化背景下的西方汉英词典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16YYB007)。
基于语义三角理论,中华文化表述重新分为中华独特的指称、思维和语符表述三类。独特指称表述所反映的事物在另一文化体系里阙如,独特思维表述所体现的概念或思维与另一文化体系中的概念或思维有差异,独特语符表述与另一语言在语言符号...
关键词:语义三角 中华文化表述 新分类 英译策略 归化 异化 
戏曲脸谱符号的表意与释义机制研究被引量:2
《中国戏剧》2023年第7期77-79,共3页刘胜华 吕江涛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间艺术整合传播机制与策略研究”(17BXW010)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缘起,作为戏曲舞台上典型的视觉符号,脸谱不仅具有审美特性,同时,通过色彩、图案等内部元素的运用,脸谱也具有深层的内涵意义。既有关于戏曲脸谱符号意义的研究又关注戏曲脸谱符号的表意方式,研究者基于能指所指、符号语义三角...
关键词:戏曲舞台 符号意义 表意方式 语义三角 内涵意义 脸谱 能指所指 审美特性 
从“纯意向性客体”到“绝对意向性客体”——论埃科的客体理论及其符号学内涵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第6期92-100,共9页卢嫕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翁贝托·埃科实践诗学研究”[项目编号:GD22YWW02]的阶段性成果。
“绝对意向性客体”是意大利学者翁贝托·埃科在他的演讲集《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中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在他的文学理论中,该概念被用以描述一类仅仅存在于虚构性叙事中的客体,这类客体不但能因“症候性属性”被一再地确认,还会因符...
关键词:绝对意向性客体 纯意向性客体 存在性本体论框架 语义三角 客体理论 
《庄子》中的“物”“名”“实”及其相互关系——基于语言哲学视角的分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24-29,共6页谢书民 
《庄子》里的“物”主要是指进入人的认识领域的各种可以感知的事物,“名”实际是指语言里能够指称事物的语词,“实”应该是指能被人感知的事物的不同“形体、样态”属性及内在本质属性。“名”“物”之间,有存在之“物”方能有“名”,...
关键词:《庄子》    语义三角 相互关系 
叙事语义学视野下的绘本图文关系分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5期49-51,116,共4页潘多灵 夏成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基于叙事学理论的中国原创绘本视觉语言研究"(ZGW1514)
研究者在分析绘本图文关系时,常常借助于隐喻,这种现象反映出绘本图文关系复杂而微妙,以致日常语言难以完全表述。绘本的文字文本属于时间型艺术,图画文本属于空间型艺术,这两种艺术形式融合而又冲突,推动读者不断打破自身的期待视野,...
关键词:绘本 图文关系 隐喻 接受美学 语义三角 
“语义三角”的认知拓扑性探析被引量:67
《外语学刊》2019年第2期8-14,共7页张雪梅 刘宇红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字谜的认知拓扑研究"(2017SJB0135)的阶段性成果
认知拓扑学视域下,"语义三角"中的3个部分分别构成客观、概念和语言3个拓扑空间。3个空间不仅内部具有拓扑性,而且它们之间还具有层层推进的拓扑关系。拓扑性是思维对客观世界进行范畴化的需要,是语言符号有限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也是意...
关键词:语义三角 认知拓扑 拓扑性 客观 概念 语言 
语义理论的图示模式之认知解析与启示被引量:2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34-140,共7页谢之君 左克雨 
卡纳·玻尔森将语言学家在语言研究中所画的图表看作图示隐喻。从他对"语义三角"的隐喻解释中可以看出,语言本身以及语言学研究中的许多本质特点,特别是对如何看待不同的语言学理论。而如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和概念合成理论等的...
关键词:语义三角 隐喻模式 图示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