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作品数:1314被引量:38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胥洪泉李正亚于红杨大亮武敏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及其组织策略
《小学教学研究》2023年第15期1-1,共1页郑桂华 
“学习任务群”即“一群学习任务”之意,与“任务”和“群”这两个词的所指有关。先看名词“任务”:完成一项简单的学习活动,如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应算一项学习任务;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学习活动,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也可以叫“一...
关键词:《静夜思》 唐诗三百首 学习任务群 组织策略 学习容量 语文 熟读 要素 
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第12期13-14,共2页付志敏 
一、营造书香氛围 首先.精心布置教室。教室的布置要充满书香气息.可在教室的墙面张贴名人有关读书的名言.并经常给学生讲述名人读书的故事。如:一年级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我给学生讲述李白小时候“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并告...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能力的培养 课外阅读 《静夜思》 读书 教室 李白 一年级 
“明月”之意 不言苟同
《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第11期16-16,共1页周萍 
近期,有幸拜读了辽宁凤城市东方红小学王坤老师的《我对“明月”的理解》(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第8期)这篇文章。王坤老师认为《静夜思》此诗第一句中的“明月”的“明”是动词,作“闪耀”或“映射”讲。与“月”不是构成偏...
关键词:老师 《小学教学研究》 《静夜思》 理解 文章 发表 节奏 月光 
我对“明月”的理解
《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第8期11-11,共1页王坤 
人教社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选人了李白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关于第一句中的“明月”,人教社编写的、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释是这样的:
关键词:人教社 《教师教学用书》 六年制小学 语文第三册 九年义务教育 《静夜思》 理解 月光 解释 
人教版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 语文第三册篇目
《小学教学研究》1994年第7期3-3,共1页
关键词:人教版 基础训练 小兔 静夜思 学文 
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 语文第三册篇目
《小学教学研究》1994年第7期3-4,共2页
关键词:人教版 基础训练 静夜思 内声 学文 
再谈“疑”作何解
《小学教学研究》1991年第4期18-18,共1页陈梅文 
《小学教学研究》总第84期刊载了拙作《“疑”作何解》之后,引起了争议:汤甦民同志在总第90期上撰文,认为“疑”解成“像”、“似”不妥。笔者赞成汤甦民同志关于“诠释词义要紧扣表达的情境”的观点,但不赞成诠释词语时为了满足所谓的...
关键词:小学教学研究 喻句 《静夜思》 司空曙 韦应物 疑城 萧纲 比喻词 画竹歌 和乐天春词 
“疑”作何解?
《小学教学研究》1990年第3期18-19,共2页陈梅文 
李白《静夜思》(六年制第四册13课)有句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望庐山瀑布》又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疑”作何解?翻阅手头上的教参,均解为“怀疑”。诗人既知“床前”洒落的是银白色的月光,为何还要“怀...
关键词:庐山瀑布 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 飞流直下 比喻修辞 教参 理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