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研究

作品数:1048被引量:2750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袁靖陈胜前吕鹏陈淳钱耀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学术外译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研究——以《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为例被引量:5
《上海翻译》2023年第2期32-36,共5页吴丽环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编号:19WKGB007)。
中华学术外译翻译项目中,术语翻译及管理的意义重大,但学术外译项目的术语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翻译实践活动为例,从译前、译中、译后三个环节阐述如何在学术外译协作项目中进行高效的术语管理,...
关键词:翻译项目 翻译协作 术语管理 
重新思考全球治理:一项知识考古学研究被引量:1
《国际观察》2022年第6期54-77,共24页刘昌明 山秀蕾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球治理新态势与中国全球治理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AZD105)阶段性成果。
知识考古学是一种考察知识如何生成的方法论,核心是“权力即知识”。运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重新思考全球治理,不仅是因为全球治理概念重要,更是因为该方法注重知识与权力、话语与政治的关联,适用于追溯全球治理的概念建构与知识生产的整...
关键词:全球治理 知识考古学 权力 知识 中国学派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党项丧葬观念的考古学研究
《西夏研究》2022年第4期13-18,共6页陈雪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黄土丘陵地带宋夏金墓葬研究”(项目批准号:21CZS02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夏墓葬的考古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M701799)的阶段性成果。
党项羌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其丧葬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党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对中原文化传统观念的大量吸收反映出党项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不断加深。通过对党项丧葬观念的考古学研究、分析,认为党项丧葬观念是在宗教思想...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党项 丧葬观念 考古学 
千年龙泉窑的百年求索路——龙泉窑考古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5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年第11期98-111,146,147,共16页沈岳明 周雪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龙泉窑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19ZDA230)阶段性成果。
龙泉窑作为我国古代声名最著的青瓷窑场之一,其窑火延续千年不绝,所制产品曾流通八方,遍布四海。以20世纪20年代陈万里先生走出书斋为起始,学者们针对龙泉窑所做出的考古与研究工作已近百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做了大量考古工作,积...
关键词:龙泉窑 考古工作 研究成果 展望 
甘肃省肃北县马鬃山地区先民的生物考古学研究被引量:3
《第四纪研究》2022年第4期1118-1128,共11页陈靓 任雪杰 凌雪 席琳 文少卿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8ZDA218);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BKG038);科技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项目“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古代人群与分子考古学研究”(批准号:2020YFC1521607)共同资助。
甘肃省肃北县马鬃山因其连通新疆东部与内蒙古西部的独特地理位置一直是古代东西交通及游牧民族考古的重要地区。为了揭示“原匈奴”与我国西北地区人群的交流,本文采用体质人类学、生物力学、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分子生物学以及碳十...
关键词:生物考古学 人骨 马鬃山 游牧文化 原匈奴文化 
外译项目多人协作中术语统一管理研究——以《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为例
《考试与评价》2022年第3期28-34,共7页吴丽环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英文版)(编号:19WKGB007)的资助。
中华学术外译翻译项目中,术语翻译及管理意义重大。本文以《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翻译实践项目为例,从术语提取、术语翻译及共享、术语QA、术语库导出等方面来归纳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进行有效的术语管理模型构建,旨在确...
关键词:外译项目 术语管理 计算机辅助翻译 
明确主体 发微知著——宋辽及以后考古学研究中的文献利用问题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72-77,共6页刘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BKG013)。
历史文献对于宋辽以后的考古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考古学主体立场出发,以准确的历史文献作为佐证材料,有助于加深对考古发掘材料的认识和解读、开拓研究视野,进一步提高结论的可信度。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形成的“新的历史记录...
关键词:考古学方法 历史文献 宋辽金元明清考古 
前丝绸之路亚洲草原的文化交往——以金属器为视角的考古学研究被引量:2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年第6期4-19,147,共17页邵会秋 杨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南西伯利亚与中国北方古代文化交往研究”(项目编号:19BKG022)研究成果。
本文将中国北方和新疆地区发现的金属器与欧亚草原东部地区出土的同类器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公元前1千纪中国北方地区与广阔的欧亚草原之间的文化联系和互动。作者指出,中国北方地区与草原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文化交往有很大不同,与草原东...
关键词:丝绸之路 草原金属之路 匈奴联盟 
元代牧区畜牧业的考古证据——元上都西关厢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2年第2期162-168,共7页吕鹏 郭鹏鹏 塔拉 岳够明 徐焱 宝力格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畜牧业的动物考古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1BKG04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亚视野下的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172)的资助;2022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原与边疆:动物考古学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2101010111802);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生业、资源与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20YFC1521606)。
我们就元上都西关厢遗址2016年度发掘出土动物遗存进行动物考古学研究,为元代牧区畜牧业的研究提供了考古证据。研究结果表明,该遗址出土动物种属包括脉红螺、鲢鱼、鸟、狗、马、驴、猪、骆驼、鹿、黄牛、绵羊、山羊、羚羊、兔、鼠兔、...
关键词:元上都 西关厢遗址 动物考古学 游牧经济 
陷入元宇宙:一项“未来考古学”研究被引量:24
《电影艺术》2022年第2期34-41,共8页吴冠军 胡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后现代主义哲学发展路径与新进展研究”(18ZDA017);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西方影像哲学研究”(21BA025)阶段性成果。
人类(智人)所生活其内的"现实"始终有一个虚构性的内核,这个内核从当年哲学加持的"元物理学"(形而上学),演变成今天技术加持的"元宇宙"。然而,尽管面貌完全不同,两种"现实"却隐秘地共享着同一种特质,那便是:它们都恰恰指向某种"超现实"...
关键词:元宇宙 未来考古学 虚拟性 康德 拉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