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独语

作品数:24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文娟宋剑华卢志娟毛莉蓉陈国恩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四川省委党校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湖北科技学院学报》《中文自修》《小溪流(成长校园)》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批评是众声喧哗时代的心灵独语——陈国恩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52-60,共9页陈国恩 沈瑞欣 
陈国恩教授在访谈中分享了自己的批评观。他强调个人经验比起客观的存在来总是非常有限,所以从事文学批评者应当保持谦逊态度,不能把个人的经验绝对化,要意识到别的“个人”经验的独特性。批评者要提高自身修养,通过个人言说传达时代心...
关键词:文学批评 个性化批评 写作学 
心灵独语(组诗)
《草原》2018年第6期108-109,共2页田晓丽 
局 风捂住了嘴 水深不可测 三米长杆.窝已下好 大鱼稍作停顿 小鱼兀自咬饵 来不及挣扎 咝啦,等在一旁的热锅 失声而笑 蓝色的爱 长调低回 思念 流淌在每一棵草尖 暮色中的星辰
关键词:心灵独语 组诗 小鱼 
理智与情感交锋——解读《囚绿记》中的心灵独语
《中外企业家》2014年第5X期240-240,共1页章天意 
《囚绿记》是陆蠡的代表作,创作于抗战爆发的一段时期,《囚绿记》实质上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是作者情感与理智的一个交锋,因为孤独,"我"选择了"囚绿"。"绿"正是象征这我对生命的解读,在作者的生命语境之中,自由已经超越了生命,孤独...
关键词:《囚绿记》 心灵独语 理智与情感 
言说女性与女性言说——论中国现代文学“闺怨”叙事的历史传承被引量: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11,共11页宋剑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A751063)
"闺怨"叙事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现象,但在不同性别作家的描述当中,又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男性作家一般只是将"闺怨"简单地归结为一种女性求"爱"不得时的情绪发泄,而女性作家则往往是将"闺怨"视为一种自身主体意志的表达方式——无...
关键词:“闺怨”叙事 青春期女性 自我意志 心灵独语 “他者”缺席 
《背影》,朱自清的心灵独语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08年第11期31-31,共1页俞诗琪 
在词典中.背影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背面形象。既然是背面.那背影一定是模糊而抽象的。但在朱自清眼里.即使两年有余未见.最不能忘的却是父亲的背影。父亲的背影给他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全是因为它凝聚着父子之间的深情与真挚的爱。父...
关键词:朱自清 《背影》 独语 心灵 父亲 背面 
论陈学昭早期散文的文体特征
《嘉兴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5-10,共6页单元 
2007年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07CGZW08YBG)
陈学昭的散文在文体上的突出特点是女性行吟和女性独语,这是一种颇有现代意识的文体,是20世纪才在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产生的新型文体样式。她把游历、流浪、行吟、写作当作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对千百年来男性独享的权利进行大胆的挑战,...
关键词:陈学昭 早期散文 文体 女性行吟 心灵独语 
孤寂的心灵独语——鲁迅《秋夜》、《风筝》解读被引量:1
《理论月刊》2008年第5期116-118,共3页毛莉蓉 
《野草》是鲁迅先生最为难懂的一部作品,《野草》揭示的是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是先生那个迷惘的时代孤寂的心灵独语。本文就选取《野草》中两篇最有影响而又各具特点的篇目《秋夜》、《风筝》,通过其中的景、物的分析,去聆听先生的心灵...
关键词:鲁迅 《秋夜》 《风筝》 心灵独语 
心灵独语
《海燕》2008年第1期61-64,共4页赵淑清 
[距离]距离,是神秘的符咒,是神圣的约定。距离产生规则,距离产生希望,距离产生美好,距离产生畏惧,距离发生隔膜,距离生出渴望。人与人,因距离而相识,因距离而相亲,因距离而反目,因距离而成仇。因距离而相互思念,因距离而彼此完善。
关键词:心理距离 心灵 孤独 人与人 人生 疾病 生命 西西弗 成就 欲望 
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细读《囚绿记》
《语文学习》2007年第6期59-60,共2页文娟 
《囚绿记》是陆蠡散文中的名作之一,它被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选人,那么关于这一文本主题的阐释便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越过社会学的政治功利价值的思路,从微观的文本出发,《囚绿记》应该是作者对理智与情感交锋的...
关键词:心灵 独语 情感 理智 细读 《语文》 课标教材 功利价值 
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细读《囚绿记》被引量:3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75-76,共2页文娟 
与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二册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把《囚绿记》的主题归结为民族气节的赞歌,这种解读是从政治功利价值出发对文本进行的宏观政治话语阐释,是对文本真实意图的曲解。从文本自身出发,进行微观细致的分析。探究能...
关键词:主题 情感 理智 独语 《囚绿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