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作品

作品数:107被引量:17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园冯丽君陈绪石冯正斌白忠德更多>>
相关机构:商洛学院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中国乡土文学日译路径探析:基于莫言与贾平凹作品的考察
《外国语文研究》2024年第6期61-73,共13页李国玲 冯正斌 
2023年度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国地域文化译介与国际传播创新团队”;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当代作家长篇小说日译中的西京形象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4LW18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300102134601、30010213460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聚焦莫言与贾平凹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活动,通过系统缕析二者作品日译传播历程及成效制因,探寻当代中国乡土文学日译路径。研究发现:莫言作品在日本汉学界和出版界的联袂之下日益走向繁盛,得以有效推介,而贾平凹作品则受世界文...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日译 莫言 贾平凹 
文学的山河及其所临摹的世界--贾平凹作品谱系中的《河山传》及其意义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12期94-100,共7页谢尚发 
在《河山传》的后记中贾平凹交代:“写作中纵然有庞大的材料,详尽的提纲,常常这一切都作废了,角色倔强,顺着它的命运进行,我只有叹息。深陷于泥淤中难以拔脚,时代的洪流无法把握,使我疑惑:我选题材的时候,是题材选我?我写《河山传》,是...
关键词:贾平凹 临摹 贾平凹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困境与对策--以贾平凹作品为例
《甘肃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48-55,共8页杨明明 
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成果。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中国当代作家的大量作品被译成俄语,但限于语言与文化差异、译者与译作水平及宣传发行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当代文学一直未能真正走入俄罗斯主流读者的阅读视野。有鉴于此,我们应该从传播手段、接受...
关键词:贾平凹 中国当代文学 传播 接受 翻译策略 俄罗斯 
贾平凹作品中的世界性因素研究——略谈《老生》的全球本土化被引量:2
《小说评论》2024年第4期120-126,共7页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贾平凹于2014年出版的著作《老生》(由我译成意大利文版的《老生》由意大利Elliot出版社2019年出版),意在明确其世界性特征,并将其归入世界文学和哲学的体系中。首先,我简单总结一下《老生》的内容和结构。一位活了一...
关键词:《老生》 全球本土化 世界性因素 贾平凹 意大利文 内容和结构 
贾平凹作品的“三绝”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24年第4期115-116,共2页温儒敏 
很高兴参加这次贾平凹创作研讨会。我的本业是研究文学史,关注的主要是现代文学,很少评论当代作家作品,不属于所谓当代文学评论圈。对于贾平凹先生,我自然也说不上有什么研究。但他的书我是看过一些的,也很欣赏。我与贾平凹先生交往不多。
关键词:贾平凹 当代文学评论 现代文学 当代作家作品 研讨会 
贾平凹作品的“三绝”
《商洛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3-4,共2页温儒敏 
我最早注意到贾平凹,还是他的《废都》。那是1993年,《废都》出版后引起激烈的争议,纷纷指责《废都》是堕落的文学,北大中文系一些年轻的评论家也跟进这种横蛮的风气,写文章批判《废都》。我就找这部小说来看,感觉并非如当时那些评论家...
关键词:《废都》 贾平凹 北大中文系 评论家 先入为主 写文章 
新文科视域下语料库辅助特色翻译课程教学研究——以《贾平凹作品英译》为例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9-73,86,共6页冯丽君 
商洛学院教改项目“新文科视阈下语料库在校本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2jyjx122);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语料库文体学视阈下贾平凹小说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022K007);陕西乡村基础教育研究项目“陕西商洛城乡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项目编号:SXJY202205)。
《贾平凹作品英译》是高校英语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改革的一门特色翻译类课程。本研究在创建贾平凹作品及其英译本语料库的基础上,以语料库数据为支撑,探索特色翻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重点是应用语料库增强学生对原著语言风格和译...
关键词:新文科 贾平凹作品 语料库 翻译教学 
从《老生》的英译错误看贾平凹作品英译策略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84-90,共7页王颖慧 
陕西省社科青年项目“翻译传播学视角下贾平凹《老生》英译与海外传播研究”(2023QN0311);西安翻译学院科研团队建设项目(XFU21KYTDB01)。
贾平凹的作品植根于民族文化,饱含乡土特色,语言通俗但不易懂,情节看似简单但暗含他意,国外译者在翻译贾平凹作品时存在误读或误译现象。基于文化翻译理论对贾平凹《老生》英译本中出现的误读和误译现象进行解析,有助于针对贾平凹作品...
关键词:乡土文学 《老生》 文化翻译 误译 
法兰西语境下贾平凹作品的译介与研究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23年第4期47-54,共8页靳风华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22XNF044)。
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西方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了解中国,异彩纷呈的中国文学成为他们认识中国的重要渠道和窗口。贾平凹作为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高产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 世界华文文学 鲁迅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 文学大奖 新时期以来 施耐庵 意大利语 
贾平凹作品的连环画改编与出版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3年第2期158-171,共14页董兴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半个世纪以来,贾平凹作品被编绘成连环画出版的有18种之多,包括短篇、中篇、长篇小说,还有散文。散文名篇《丑石》有三个连环画作品,长篇小说《秦腔》由李志武、门晓燕绘画创作,是规模最大的连环画作品。这些连环画...
关键词:贾平凹 连环画 《秦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