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

作品数:3129被引量:4819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方立天朱康有赵法生杨泽波张晚林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宗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陈兵先生主讲四川大学“卿希泰学术讲座”第三讲纪要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4期223-223,共1页金明俊 
2023年6月6日下午,知名佛教学者、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陈兵先生应邀主讲“卿希泰学术讲座”第三讲,题为“三教心性论”,线下会场设在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学术报告厅。讲座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主...
关键词:学术报告厅 四川大学 卿希泰 学术讲座 儒家心性论 佛教学者 陈老师 线下 
道教内丹心性修养的发展心理学内涵及其实际体验——以刘一明与伍柳派为例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3期1-7,共7页郭硕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教内丹心性修养与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研究”(学17BJZ033);大理大“云南宗教治理创新团队”(阶SKPY2019311)段性成果。
在道教内丹心性修养的理论与实践中,贯穿着个体身心发展的理念。它在很大程度上蕴藏了发展心理学的内涵,与现代发展心理学理论遥相呼应,并存在相互理解的可能。内丹学中的心理发展理念即“性命双修”与“逆而成丹”,为发展心理学研究提...
关键词:内丹 心性 刘一明 伍柳派 发展心理学 
宋末至明初道教清微派的“正心诚意”思想
《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2期58-64,共7页孙瑞雪 
第6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越南现存道教珍稀经籍的搜集与研究”(2019M653467)资助。
出自先秦儒家《中庸》《大学》等经典中的“正心诚意”思想,两宋时期经过周敦颐、朱熹、陆九渊等儒家学者的重新阐释,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末至明初,道教清微派的雷法理论显然也受到了儒家“正心诚意”思想的启发,主张“至诚...
关键词:清微派 道法 心性 正心诚意 天人观 
高梁河与元大都畏兀儿佛教被引量:5
《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2期105-110,共6页张田芳 杨富学 
新疆大学新疆民族文献研究基地项目“回鹘佛教译经与中原文化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智泉为敦煌册子本Or.8212-108回鹘文《说心性经》的作者,其名见于该文献的尾跋和哲理诗中,但对其生平事迹,学界知之甚少。随着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文献的整理刊布,关于该法师的资料逐步增多。文献提到智泉法师的活动地点一为Gao Lenhua,...
关键词:回鹘文 说心性经 智泉法师 高梁河 畏兀儿佛教 敦煌 
藏传佛教萨迦派“明空不二”心性论评析
《宗教学研究》2014年第2期135-144,共10页覃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藏传萨迦派教典研究"(2007JJD720052);国家外国专家局"2012年度外国文教专家项目"(2012-17)计划;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藏传佛教般若学研究:以<现观庄严论>为中心"(12SZYQN36);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学位点建设项目(2013XWD-B0304)阶段性成果
"明空不二"是藏传佛教密宗无上瑜伽的核心教义之一。本文主要依据一批新近翻译的藏传佛教萨迦派显密教典和八思巴编著的《大乘要道密集》,对藏传佛教萨迦派道果法不共见"明空不二"的心性论进行了教理与观行的详细分析,指出"明空不二"并...
关键词:藏传佛教 萨迦派 道果法 明空不二 
杜道坚《关尹子阐玄》的心性论思想
《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2期23-27,共5页张丽娟 詹石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百年道教研究与创新工程"(09@ZH011)阶段性成果;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skqy201305)阶段性成果
杜道坚生活于宋末元初,是著名的茅山派道士。他的"皇道帝德"论意在为君献策,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关尹子阐玄》的探讨可以发现,他也有丰富的心性论思想,如心具造化、心死契道,天性纯一、性存合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回应了战...
关键词:杜道坚 《关尹子阐玄》 心性论 
论陈抟老学思想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4期142-145,共4页孔又专 
“四川大学青年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启动项目”资助
陈抟学术旨趣在于其易老(庄)相通、孔老为一、佛道不二的老学思想。陈抟易老相通,无极而太极,太极是一,使道教宇宙生成哲学和生命哲学有了创新发展,从而使宇宙生成和生死解脱变得切实可行。陈抟指出道教义理玄妙之一是清净无为,修身治国...
关键词:老学思想 陈抟 学术旨趣 宇宙生成 生命哲学 生成哲学 心性理论 道教 
尹志平对全真心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41-46,共6页詹石窗 张欣 
尹志平在继承早期全真道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其心性理论。他将"平常心"概念引入到全真道心性论中,并提出了性命合一思想和"命"这一概念的新的涵义。他以"积累功行"为首要修行方式,创造性地阐释了内外双修的基本原则,并建立了以道...
关键词:尹志平 平常心 积累功行 性命 善恶 
不思善恶,本性自现——禅宗的心性思想与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理论之比较被引量:7
《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117-121,共5页王求是 刘建新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中国文化与心理分析研究"(03/04B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六祖坛经》、罗杰斯《成为一个人》为范本,按本心论与人性论、迷失论与病因论、开悟论与治疗论、境界论与实现论一一对照的思路对禅宗的心性思想与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了两者的诸多相通之处,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思善恶...
关键词:坛经 罗杰斯  心理治疗 
中国古代刑法对佛道教的规范
《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4期141-143,共3页雷晓鹏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古代刑法对佛道教实行宗教法律管理的相关内容、主要特点及原因,并说明在这样的法律规范外部环境下,道教只能走上心性化的道路,并日渐式微。
关键词:古代刑法 佛道教 规范 心性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