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学说

作品数:48被引量:6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杨泽波葛鲁嘉于璐熊韦锐梅敬忠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复旦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船山学刊》《社会科学论坛》《文物春秋》《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八识与心性——唯识宗的心性学说及其对宋明以来儒学的影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93-102,共10页张庆熊 
复旦大学人文社会学科传世之作学术精品研究项目“熊十力‘量论’思想研究及其续补”(项目批准号:2020CSZZ003)的阶段性成果。
佛教唯识宗从八识的角度论述心性,建立了一套非常丰富和细腻的概念系列和相当严密的论证体系。这表现在它深入探讨“心”与“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区分“本有种”和“新熏种”来区分“本性”与“习性”,通过区分意识的潜在状态和已发状...
关键词:八识 心性 唯识宗 新儒家 
禅宗“心性学说”在城市失独老人服务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21-24,共4页陈彬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20WTSCX088)。
“心性学说”是禅宗思想的核心学说。随着政策变动,城市失独老人这一长期遗留问题也再次受到广泛关注,但当前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服务遭遇了若干困境,如何形成科学可行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模式也成为了当前社会工作研究的重要课...
关键词:心性学说 城市失独老人 社会工作 应用 
孟子“心性学说”对大学生网德自律的启示
《西部素质教育》2021年第2期53-55,共3页郭延成 
为了促进大学生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文章首先对孟子“心性学说”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大学生网德自律现状,最后阐述了孟子“心性学说”对大学生网德自律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心性学说” 网德自律 大学生 
论宋元理学的“尊德性”及其诗歌表达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3期216-216,共1页王培友 
宋元理学“尊德性”话语的文化渊源,主要来自于三方面:原始儒家典籍中的“德”“性”等文献记载;北宋“宋学”诸贤的心性主张;隋唐至北宋时期的道、释心性学说。宋元“尊德性”之“尊”,自战国至宋代并无变化,为“敬重”“推崇”“重视...
关键词:尊德性 儒家典籍 心性学说 文化渊源 
孟子心性学说的修养实践——理论、方法及意义
《斯文》2020年第1期138-156,共19页马世年 
心性之学是孟子思想之根本,它贯穿了孟子的各种学说,而性善论又是心性之学的核心主张。孟子性善论的理论构建思路是,首先提出人禽之辩,以“几希”之性为善,继而指出人之本然与同然者为善,然后将其归纳为人心之善,最后以恶之由来反证性...
关键词:孟子 心性学说 性善论 修养实践 
重提孔孟心性之学分歧的现时意义——采访杨泽波教授
《国际儒学论丛》2019年第1期237-245,共9页杨泽波 张兴 
张:尊敬的杨老师,您好!很高兴有机会向您请教。自唐代韩愈开始提出"道统说",将儒家"道统"发扬光大,孟子的心性学说再次受到极大的重视。目前,学界对于孔孟心性之学的理解大多是混而为一,不加分别,然而您却非常重视孔孟心性之学分歧的问...
关键词:心性之学 道统说 唐代韩愈 心性学说 孔孟 现时意义 分歧 发扬光大 
落落千百载 期无负初心 习近平缘何肯定阳明心学被引量:5
《人民论坛》2017年第30期64-65,共2页梅敬忠 
王阳明立足儒家本来,继承孟子心性学说,融合释道诸子,于程朱理学之外,独辟蹊径,创立阳明心学,影响海内外.阳明身处逆境险境,于“龙场悟道”,提出“心即理”的主张,主张心理不二,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呼唤良知,谋求致良知,强调“...
关键词:阳明心学 习近平 致良知 心性学说 程朱理学 龙场悟道 知行合一 自觉行为 
仙道文化的革新与升华——论金元诗词的内丹心性学说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136-142,共7页郭中华 张震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元全真诗词研究"(项目编号:15XZW023)成果
随着道教的发展,传统外丹道术的炼丹耗资大、金丹毒深致命等问题逐渐为世人所注视,并突显成为道教长足发展的一大阻碍。金元全真教一改传统道教"假借外物以自坚固"的外丹修道观念,倡导内丹炼养,以"先性后命"为修行理路,与内丹南宗相并立...
关键词:全真教 仙道 内丹 识心见性 
论佛教教义在《西游记》中的体现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63-66,共4页顾慧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孔子<书>教七观说研究"(项目编号:13YJC770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西游记》在行文叙事中糅合了佛教文化的诸多教义,从整体叙事结构和具体叙事角度体现出因果报应学说,佛教心性学说劝化世人承认自己、接受自己、面对自己心性的哲学观念也在行文中折射出来,佛教关于赎罪与救度的观念在《西游记》中的...
关键词:西游记 佛教教义 因果报应说 心性学说 赎罪与救度 
中国传统心性学说与过程哲学的比较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50-54 82,82,共6页高媛媛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的主要观点是重视过程、尊重价值、追求和谐。中国传统心性学说的主要观点是心的感通、心的生活、心的超越。过程哲学与中国传统心性学说在有机联系的整体观、创造自新的过程观、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上存在相通之处。两者...
关键词:过程哲学 中国传统心性学说 心灵成长 创造性过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