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词

作品数:67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喻柏林荆其诚文庭孝杨薇汪维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语文》《心理学报》《辞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略论词汇库的建设与汉语语词性工具书通用数字编纂平台的智能化被引量:2
《新闻传播》2017年第8期17-19,共3页许桂芬 
数字技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影响,已经提升到智能化的要求。而汉语词汇库的建设,对于数字出版与传播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有着很现实的作用与巨大的意义。本文从汉语语词性通用数字编纂平台的角度,阐述了汉语词汇库对工具书编纂平台的智能...
关键词:词汇库 编纂平台 智能化 
汉语语词心理疗法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年第3期57-61,共5页韩宜中 
汉语语词的流传,深刻地影响国人的心理。作者在实际心理咨询中探索出一套适合国人心理和思维的咨询方法,通过实践验证,汉语语词心理疗法能快速有效的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汉语语词心理疗法的咨询模式共有六个阶段。语词选用阶段:对来...
关键词:汉语 语词 本土化 心理疗法 
近代汉语语词读札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2年第4期95-97,共3页张秀清 
教育部200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金(07JA740021)
唐五代时期的"幸"可以作关联词"既"讲;"终",可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好"可假借为量词"斛";"切藉"中"切"通"且","藉"即"籍",指项籍。
关键词:    切藉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在汉语语词中的体现
《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年第9期69-69,共1页刘凤琳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之一和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这种文化对汉语造词的影响。
关键词:和谐 对称 中庸 对立 
客家方言中的中古汉语语词考略被引量:2
《嘉应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7-19,共3页田志军 
汉语方言都具有存古性质,而江西上犹客家方言中,至今还保留着汉语中古时代特点的词汇。通过描写若干客家方言中保存的中古汉语常见的语词,现代汉语方言和历史文献相互印证,说明客家方言中某些语词的历史来源,对于目前客家方言历史来源问...
关键词:中古汉语 词汇 客家 方言 
汉语语词“给”的日译问题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99-100,共2页张军 
中国和日本在隋唐时期交流广泛,汉语和日语也就有着很深的关系。日语文字中的汉字大多数是从中国引进的文字,少数由日本创造,在对汉字的理解上是有些许差异的。汉语"给"在日译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关键词:词性 汉语 日语 
电影名称中汉语语词的运用规律初探被引量:2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4期58-62,共5页申林静 
命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通过调查研究670部已经公映了的电影的名称(由汉语语词组成),分析了它们在汉语语词运用方面的特点,如其命名原则、语法形式和表现手法等,肯定了汉语语词在电影命名中的重要地位,以期对目前缤纷的电影命名方式有导...
关键词:电影名称 用字情况 语法形式 表现手法 
汉语语词衍生义探析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82-85,共4页欧艳君 常华 
近年来,由于新事物的出现,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新的价值观的出现和追崇时尚,一些汉语原语词衍生出一种或多种新的意义,并被较为广泛应用,它具有褒贬、造势、烘托、强化等表达功能,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对应用汉语语汇衍生义...
关键词:汉语语汇 涵义 功能 态度 
浅析现代汉语语词的古义存留被引量:1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82-86,共5页余光煜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许多看起来比较难以理解的古词古义,实际上现在还在使用,只不过因为语词的面貌、形式有了一些改变,让我们觉得陌生起来。我们可以利用现在仍然还在使用的复音词、成语等等来打通古今汉语的隔碍,来帮助学习者借助现代...
关键词:现代汉语 复音词 成语 古义 存留 
近代汉语语词零拾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80-81,共2页曹荣芳 
近代汉语是中田古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所产生的众多作品中,有很多词语看似今天的用语,实际上却不是一回事,也不仅仅是今天几个词语的简单相加或者拆分。这里略捡取几个这样的词语加以解释例证。
关键词:近代 语词 现代汉语 古汉语 词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