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工具

作品数:149被引量:69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晋藩谢晖杨解君周永坤施晓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中国反制裁法律工具的完善——以俄罗斯反制裁措施为视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刘思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207)。
俄罗斯针对西方密集制裁出台了一系列反制裁法律法规,并产生一定的反制效果。鉴于俄罗斯反制裁经验,在国内法层面,中国应完善以《反外国制裁法》为核心的反制裁配套法规,出台突显自身贸易优势的反制裁行政法规以及实施针对重点目标的反...
关键词:制裁 反制裁 反制裁法律工具 
论法律素养的培育路径
《法学(汉斯)》2024年第2期869-873,共5页吴晨轩 
文章从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实践三个方面入手,对当代公民的法律素养的现状和法律素养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培养法律意识、消除法律工具主义、提高立法质量等多方面加大力度,从而提升人们自...
关键词:法律素养 法律工具主义 法律意识 
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浙江建设中的萌发与展现--以法治基本价值为中心的分析
《浙江学刊》2023年第4期16-25,共10页陈柳裕 刘昊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做出的建设“法治浙江”战略以及围绕该战略实施所做出的一系列创新性实践和原创性阐述,传承与发展了法治的工具性价值、权利保障价值和权力制约价值,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其“法治价值论”的萌发形成之源。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浙江 法治价值 法律工具主义 权利保护 权力制约监督 
全球税收治理中的多边法律工具创新:基于《BEPS多边公约》视角的分析被引量:6
《国际税收》2023年第2期53-63,共11页李娜 
《BEPS多边公约》是国际税法领域第一个工具型多边公约。本文描述了该公约的创制过程,分析了其机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本文认为,该公约创制中所遭遇的价值选择困境和所进行的机制创新十分具有代表性,其中的经验教训可作为今后全球税收...
关键词:全球税收治理 多边法律工具 BEPS多边公约 
左手离婚右手遗嘱,法律工具赋予的温度
《现代妇女》2022年第7期32-33,共2页桂芳芳 唐鑫 
一边离婚一边写遗嘱是什么体验?从中国公证协会发布的报告可见,“遗嘱年轻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边是离婚率增高,一边是担心身后事。当很多人认为遗嘱很遥远或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一些人已经把遗嘱熟练地用在自己生活里了。离婚陷入...
关键词:中国公证协会 离婚 年轻化 遗嘱 发挥作用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的规制理路与完善路径——以1985-2020年政策法律为量化分析样本被引量: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12期9-14,共6页姚婷 曹霞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2020规划课题(2020YY21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6BJY051);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201903D321073)资助。
选取1985-2020年相关政策法律文本,运用政策量化分析方法,检视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工业固废")的规制路径。分析认为,国内工业固废治理在不同阶段一直以命令控制型工具规制为主,但资源化利用规制刚性明显不足;激励型工具相对充足...
关键词:工业固体废物 规制 政策法律工具 文本量化分析 完善建议 
变动中的图景:美国高等教育法治的演进逻辑与启示被引量:1
《高校教育管理》2021年第4期72-84,共13页姚荣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项目(19CG31)。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美国学术界与法律界之间保持着相对疏离乃至隔绝的状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更多地介入高等教育,学生、教职工以及外部人员对高等教育机构及其行政人员诉讼案件的持续增多,高等教育机构逐渐...
关键词:美国 高等教育法治 学术界 法律界 法律工具主义 反向趋势 
法治教育理念的认知偏差与教学改进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年第28期71-74,共4页王兰涛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关乎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成败。教师的法治教育理念决定着法治教育的方向和行为,进而直接影响学生对法治的信仰与尊崇。虽然课程名称由“思想品德”变更为“道德与法治”,但并不必然直接带来教师...
关键词:法律工具主义 法治教育 法治信仰 课程名称 认知偏差 道德与法治 教学改革 思想品德 
构建和谐幸福家庭需要重视运用法律工具
《清风》2020年第12期21-21,23,共2页袁国新 
每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都离不开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千千万万个家庭和谐了,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在家庭建设的过程中,培养法治思维,重视运用公证手段,预防和减少家庭矛盾成为一种新时尚。笔者筛选了几例涉及婚姻家庭的公证案例...
关键词:夫妻财产约定 法治思维 生命终结 家庭矛盾 家庭和谐 婚姻家庭 幸福家庭 不动产 
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两种理解考辨被引量:2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66-73,共8页郝玥 李凯林 
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与中国法治建设的关系,在学术界有否定性意见,问题的产生与源自苏联并影响中国的两种理论解读相关。一个是帕舒卡尼斯囿于“商品交换法学”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法的消亡原理,而否认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法律虚无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学 法律虚无主义 法律工具主义 法治中国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