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活动

作品数:160被引量:21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赵毅王春岭陈丽梅杨涛邓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渤海大学山东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修辞效果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境差异对修辞效果的影响
《学语文》2014年第3期65-66,共2页陈跃非 
一、引言语境差异是指在具体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自我认知和外在环境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修辞效果,简单说来就是指修辞行为的结果。语境与修辞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修辞活动都要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
关键词:语境差异 修辞效果 交际过程 外在环境 自我认知 修辞行为 修辞活动 交际者 
修辞主体意识的主导作用与修辞效果的实现
《理论界》2010年第11期150-152,共3页陈丽梅 
修辞活动是修辞主体为了实现一定意图而运用语言文字的言语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修辞主体主导作用的发挥,对修辞效果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而影响修辞主体主导作用的是修辞主体意识的强弱及其能动性的发挥。本文试着从修辞行为的界定及修...
关键词:修辞主体 修辞活动 修辞主体意识 修辞效果 修辞过程 
略论修辞的交际效果被引量:2
《修辞学习》2000年第5期14-15,共2页戴仲平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奥斯汀将言语行为分为“言之发”(以言指事)、。示言外之力”(以言行事)、“收言后之果”(以言成事)三个层次。修辞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言语行为。对它的考察也应包括这三个层次。即既要从表达阶段的“言之发”和“示...
关键词:言外之力 修辞活动 修辞效果 交际效果 修辞观 指事 言语行为 略论 传统 层次 
互动:修辞的运作方式被引量:6
《当代修辞学》1999年第4期1-2,共2页冯广艺 
关键词:言语接受 言语交际 汉语修辞学 接受修辞 言语表达者 运作方式 修辞研究 修辞效果 表达方式 修辞活动 
浅谈修辞的原则
《秘书之友》1995年第12期37-38,共2页张宁 
中国有句俗语.叫“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这里的“巧说”.就属于修辞问题,而“妙”则是修辞所追求的语言表达效果。修辞属于语言学.但却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形式的选择问题。在交际活动中、修辞是人们运用语言更好地在达思想感情、传递...
关键词:修辞效果 交际主体 语言表达 修辞活动 交际活动 方法和技巧 构成要素 表达效果 修辞手段 不同语体 
略论修辞中语境参与律的作用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87-89,92,共4页陈兰香 
关键词:文化语境 修辞方式 修辞效果 现代修辞学 表达效果 修辞活动 模糊修辞 语言运用 云南人民出版社 话语交际 
接受修辞学被引量:10
《外国语》1994年第1期40-43,共4页孙汝建 
接受修辞学孙汝建在这篇文章里主要论述接受修辞学的理论架构。接受修辞学是与表达修辞学对立互补的一门新兴修辞学科。在国内外诸多修辞学理论和学派中,表达修辞学已占有一席之地,而接受修辞学却未见端倪。既然表达与接受相对峙,那...
关键词:接受修辞 接受者 修辞活动 调适 修辞效果 审美活动 接受效果 修辞学 辞情 接受意识 
接受修辞学的理论架构被引量:2
《人文杂志》1993年第6期114-117,共4页孙汝建 
接受修辞学是与表达修辞学对立互补的一门新兴修辞学科。在国内外诸多修辞学理论和学派中,表达修辞学已占有一席之地,而接受修辞学却未见端倪,既然表达与接受相对峙。那么,当代修辞学在倡导表达修辞学的同时,就不应忽视接受修辞学的存在。
关键词:接受修辞 调适 接受者 理论架构 修辞学 修辞活动 语调 修辞效果 接受效果 审美活动 
试论通感的辞格地位被引量:1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80-84,共5页汪长学 
三十年前,钱钟书先生发表的著名的论文《通感》,为修辞学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从此,修辞学家们开始研究钱先生的通感理论,相继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有的同志把通感作为一种新的修辞格,写进学术著作;一些新出版的或修订的现代汉语...
关键词:通感 修辞学家 现代汉语 心理活动 陈望道先生 修辞活动 钱钟书先生 修辞效果 吴士文 深层结构 
言语交际中的主体表达与客体反应——关于修辞效果评价问题的思考
《当代修辞学》1992年第3期14-15,共2页旺盛 
一切修辞活动都发生在一定的交际过程中。作为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粗略地说,它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际主体(说写者)的言语表达,表达的过程,也就是进行修辞活动的过程;一是交际客体(听读者)的言语理解以及基于理解之上的言语...
关键词:言语交际 修辞效果 评价问题 客体 反应 交际过程 修辞活动 言语表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