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主体

作品数:86被引量:69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兆福何自然张新红陈昌义曲卫国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话语认同建构特征与英译研究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4年第2期50-61,共12页邓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军事语言演变及国际影响研究(1949—2021年)”(22YJA740008);国家留学基金(202106370085);江西理工大学华文教育研究中心课题“当代美国华文教材与中华文化传播问题研究”(WYHW201901)。
同一修辞观强调融通中外的外交话语应讲求修辞的同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话语厚植中华文化,以体现国际社会同一道义、价值追求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认同基础,巧用内容与形式的同一修辞,包括构筑情理修辞的同情同一、善用修辞情...
关键词:同一修辞策略 外交话语 多元语境 翻译原则范畴框架 关注交际主体共质要素 
话语意义建构:中国语用学本土化思想探索的理论维度
《河池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70-76,共7页靳开宇 
河池学院2021年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中国语用学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研究”(2021GCC005)
“话语意义建构理论”在当代中国语用学本土化思想体系探索的话语表述中具有纲领性意义。文章首先通过概述该理论体系主要内容,明确话语意义理论内涵界定及其分支体系构成的重要意义;其次,结合该理论探索的深广维度梳理话语意义建构理...
关键词:言语交际行为 认知心理学 话语意义 交际意图 交际主体 
构建中国特色外宣翻译话语体系被引量:3
《公共外交季刊》2021年第1期78-84,123,共8页尹铂淳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概念的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研究》(项目编号:18YBQ07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特色外宣翻译话语体系是交际主体在外宣翻译这一领域通过语言符号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是国家层面意识形态、发展理念、价值体系、利益诉求的外在表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特色外宣翻译话语体系能建...
关键词:外宣翻译 话语体系 交际主体 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际话语权 利益诉求 价值体系 符号构建 
辨析“六个”概念 明确“三对”关系——高考情境交际型作文写作之突破被引量:1
《中学语文》2020年第29期28-32,共5页姚友容 程必荣 
2020年高考,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五套高考作文题,全部都是情境类作文。而在这五套高考作文题中,就有四套属于情境交际型作文(除了全国新高考Ⅰ卷外)。什么是情境交际型作文?就是在情境类作文中创设"交际情境"指令,为完成一个交际...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 交际情境 作文写作 情境交际 交际对象 交际主体 命制 
语境视域下英汉反义同词的语义解读被引量:3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68-174,共7页黄兵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汉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5Y106);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恩施话中一词多义及其文化理据探讨”(项目编号:2011jyty072)。
反义同词是指共时或历时层面在同一语义范畴和语法范畴内兼有至少两个相反或相对义项的词,它是一种特殊的一词多义现象。反义同词的反义内涵包括相对性反义、互补性反义、换位性反义和反向性反义。反义同词语义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或不...
关键词:英汉反义同词 文化语境 语义解读 交际主体 
走向生活:语文教育的起点与归宿——基于一道语文综合性学习题的研讨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9年第4期71-74,共4页高莉莉 贾龙弟 
“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是语文教育密切关联的三大核心问题。教师对这三大问题认识不足,必然导致语文教育走偏。忽视交际语境,不能确立交际主体,不能明确交际意图,无法理解交际语言,是学生不能准确作答交际型语文综合性学...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交际主体 交际意图 交际语言 
语文教学要从“教语言”走向“教言语”——一道语文综合性试题的启发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9年第3期4-7,11,共5页贾龙弟 高莉莉 
2017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平湖市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中有这么一道题(如下图):这是一道综合性习题,考查的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的学习情况。'我的语文生活'设置了'正眼看招牌'、'我来写广告词'、'寻找‘最美对联...
关键词:交际语境 交际主体 交际意图 
笔试中书面告知交际实现途径分析
《文艺争鸣》2018年第11期204-208,共5页宋扬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B146);吉林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项目(吉师博2017052号)的阶段性成果
言语交际是主体双方为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互动交流的过程,对交际主体而言,交际的过程就是通过特定语言形式表现和理解交际意图的过程。从广义上说,语言形式作为交际意图的实现形式,既包括口头形式,又包括书面形式。从这一角度出发,笔试...
关键词:交际意图 书面形式 笔试 言语交际 语言形式 互动交流 交际主体 形式表现 
浅谈中职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
《内江科技》2017年第4期135-135,114,共2页张苏虹 
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文化移情能力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移情能力 跨文化交际学 跨文化冲突 个性特色 交际主体 深层研究 人为障碍 性态度 个体成员 含糊不清 
语用交际学概述及其应用
《语文建设》2017年第2X期69-71,共3页张洁 
一、语用学概述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语用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例如《语用学》(1980年,胡壮麟著)一书就将其作为一个系统的学科进行了详细阐述。1988年,我国有了第一本语用学教材《语用学概论》(何兆熊著),它的出现有力推动了我国语用学的...
关键词:语用学 说话人 倾听者 三大要素 何兆熊 语言交际 交际学 交际目的 交际意图 交际环境 交际主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