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训

作品数:203被引量:19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小平龙德银黄和斌俞建梁刘德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谈反训的判定
《长江学术》2024年第1期116-128,共13页陈菡 
反训的判定是研究反训的基础,关乎理论建设与实践操作两方面。历代的反训判定可归结为三种模式:“以为然而然”“辨所以然而见然”“定何为然而论然”。论辨其各自特点可知,谈反训的判定必须立足于反训的性质内涵,基本分为两部分,即是...
关键词:反训 判定 理论 实践 
《金瓶梅词话》中的反训词
《长江学术》2022年第2期103-111,共9页杨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瓶梅词汇研究百年终结”(18BYY151)。
简单地说,反训是一个词具有两个相反意义的词义现象,但细究起来,具体情况相当复杂。比如怎样界定意义的相反?相反的意义必须是共时还是历时也算?共时和历时如何区分?是独立的义位还是临时的语境义?独立与临时如何判定?是同一词的引申义...
关键词:反训 《金瓶梅词话》 词义 
也谈“出都”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28-31,共4页刘飖 
“出都”在魏晋南北朝文献中经常出现,谓赴京都。在唐代,“入京”变成了一个新的习语,代替了魏晋习语“出都”。五代时期,“出都”有表示“离开京都”的含义。宋朝时期,“出都”已经变为了“离开都城”的习惯用语了。自五代后至清代,乃...
关键词:出都 入京 反训 语义 演变 
俄汉语反训词的词义认知分析
《花溪》2021年第26期0329-0331,共3页石霞 
“反训”是我国传统训诂学的一个术语,指一个词同时兼具两个相反的词义,俄语中对应的术语是“энантиосемия”。本文选取俄汉语反训词的正反同辞、美恶同辞、施受同辞三类词义进行了认知分析和归纳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
关键词:反训词 词义分类 认知分析 
《古汉语反训集释》中“反义同词”现象的“ECM认知模型”分析
《河池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45-50,共6页张丽 
《古汉语反训集释》一书收录了505个常见的“反训”之例,包含名物、动作、性状和虚助四类,具有数量大、分类细的特点。文章认为“一个词具有两个相反意义的语言现象”用“反义同词”比“反训”这个训诂学术语更恰当,在此基础、上排除《...
关键词:反义同词 反训 ECM认知模型 
《道行般若经》中的“置”考察
《汉字汉语研究》2021年第2期99-114,128,共17页张幼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梵汉平行语料库的汉译佛经关联标记研究”(19BYY166)的阶段性成果。
《道行般若经》译出于东汉时期,其中"置"的意义和用法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作为反训词的相反二义同经共现;第二,连词用法出现。通过调查发现,反训词用法在中土文献和佛教文献中同样存在;"置"的连词用法仅在佛经异译中有扩展模仿,中土文...
关键词:道行般若经 “置” 反训词 连词 
《古汉语反训集释》辨误三则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8-11,共4页陈菡 
《古汉语反训集释》收录了五百余条反训实例,具有重要的材料价值,然其中确有误为反训者。对"啻""中""遑"三例加以考辨,指出其释义之误原皆起于古人误解,后人不加详察,辗转相引而得留存于文献,今人搜辑选用时,未能审慎待之,以致沿袭其误...
关键词:反训 辨误 “啻” “中” “遑” 
俄语反训词基本问题研究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2020年第3期75-85,共11页许永健 
俄语反训词指的是一类内部义位间存在对立关系的词汇类别,"对立"是其最典型的语义特征,是基于逻辑基础上的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具体体现为互补、矢量、相关三种语义类型。反训词与同音词、反义词、多义词等范畴有毗邻关系,但其独有的形...
关键词:反训词 语义对立 语义类型 言语功能 
论“提”有提举、扔掷二义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49-53,共5页陈菡 
提举、扔掷二义对立相反,构成了"提"的反训。"提"一词如何兼具相反的两义,换言之,"提"之扔掷义是如何获得的,这是值得探讨的。文章旨在辨明"提"之扔掷义是由提举义引申而来,引申路径即一个动作行为义可分别向与之前后相连的两个动作行...
关键词: 提举义 扔掷义 反训 引申路径 
再谈《妹至帖》《大报帖》缀合释读
《中国书法》2019年第19期180-183,共4页俞丰 
本文对《妹至帖》《大报帖》缀合后的释读问题进行再探讨,主要讨论"可言"一词为训诂学中的"反训"之例,并论证"大报"一词从春秋古籍中特指的"冬至之祭",发展到后世已成为"郊祭"的别称。
关键词:妹至帖 大报帖 反训 大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