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实

作品数:467被引量:82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雪平王晓凌宗守云张鸿声张楚楚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为形赋义与为义塑形:非现实“再VP”的两种构式化路径——构式化与结构、语义和表达的互动视角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96-102,共7页王世凯 
通过结构、语义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发现,非现实“再VP”有祈使/意愿性陈述“再VP 1”、提醒/警告“再VP 2”、担心-认识/担心“再VP 3”三种用法。“再VP 2”由互动塑造引发语义和表达错配,经回溯推理重新赋义,新语义和“再VP”规...
关键词:为形赋义 为义塑形 再VP 构式化 
论词语数量区间的非现实性与同一性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91-98,121,共9页叶源辉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湘西南地区湘、赣方言语法的深度描写与接触、比较研究”(21BYY010)。
通过具体实例批驳了以往将整体语言成分数量区间投射于局部语言成分数量区间或将某一局部语言成分数量区间投射于另一局部语言成分数量区间的做法,认为词语的语义、语音和词性虽是人创造的产物,但只能由言语集体规约,而不随组合位置的...
关键词:数量区间 非现实性 同一性 语义 语音 词性 
“有的VP”的构式语义
《外语学刊》2024年第5期54-60,共7页薛高领 吴早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汉语附加问的层次地位及问域指向研究”(22AYY019);蚌埠学院校级应用型项目“现代汉语关系小句的时体态研究”(2024YYX80QD)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以口语性构式“有的VP”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构件的描写分析,将“有的VP”判定为构式,认定该构式含有主观大量义。然后从说话人的认识与说话人的情感两个方面说明“有的VP”的构式主观性,再从一般将来时、命题的推论性、条件性、反...
关键词:“有的” 主观性 非现实性 语境 构式 条件性 反事实性 
英语非现实超级构式认知建构机制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2期189-200,318,共13页钟书能 陈诗琪 
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理工科院校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2111007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研究统摄英语非现实范畴的超级构式。研究发现,英语非现实范畴成员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独立存在的理据在于其背后存在一个共同超级构式,其构式语义为“如果非A,则非B”,句法形式表现为句子中心语的非常规变化,其下位...
关键词:非现实范畴 超级构式 构式传承 事件图式 
语体视角下先秦受事前置句的(非)现实关联及其功能解释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24年第1期8-18,共11页王翠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古汉语受事前置句的信息结构研究”(22FYYB014);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日语接触词的词史建构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研究”(22YYC009)。
关于受事前置句的(非)现实属性,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关联现实、关联非现实。文章以先秦受事前置句为考察对象,发现该属性实际取决于语体:叙事体中,受事前置句现实倾向明显;论说体中,则非现实关联显著。不同的属性关联,恰好对应着...
关键词:受事前置句 现实 非现实 语体 功能解释 
汉语方言的非现实性代词复指型处置式
《汉语学报》2022年第4期106-118,共13页朱嫣红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粵讴》语法特点研究”(编号:GD20YZY01)的支持。
汉语中的代词复指型处置式,其语义分布与一般处置式有显著区分,呈较强的非现实性。这类非现实性处置式形式上来自古代汉语,即由中古狭义处置式“Pre+O+V+之”式在近代同动结式互动产生“Pre+O+V(+C)+Pro”式,进而发展出各变式;结构重组...
关键词:复指型处置式 非现实性 人称代词 语法化 
《朱子语类》否定式“把”字句研究
《华夏文化论坛》2022年第2期262-270,共9页张丽 
《朱子语类》否定式“把”字句既有句子否定,也有局部否定;既有单音节否定词,也有双音节否定词;否定词既可位于“把”前,亦可位于“把”后。否定辖域是否定词后的所有成分,而只有一个是否定焦点。否定词的位置与说话人的心理有关,位于...
关键词:否定类型 否定辖域 主观性 非现实性 动因机制 
粤语句末助词"佢"的非现实性——兼谈方言语法范畴比较中存在的问题被引量:3
《语言研究集刊》2021年第2期175-193,共19页林华勇 颜铌婷 李敏盈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9YJA740032)的阶段性成果
句末助词"佢(他)"是粤语处置范畴的典型标记.介词型处置标记(如广州话的"将")既可用于实现句,也可用于非实现句,而句末助词型(如广州话、廉江话的"佢")只表非现实.形式标记不同,范畴的现实性、非现实性也不同.跨方言/语言的范畴比较,存...
关键词:跨方言比较 处置范畴 情态范畴 方言语法描写 
论语言转向下非现实范畴构式的话语实现
《语言与翻译》2021年第4期22-28,共7页刘晓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语法机制的系统研究”(19BYY028)。
语言系统是各种标准与惯例的集合体。在索绪尔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语言学研究由语义学转向了语用学,并从研究内在的语言潜能向外在的话语转换。基于人们对事件的认识,在语言表达中有现实与非现实的区别。非现实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存在...
关键词:语言转向 非现实 情态 隐喻 认知模式 
“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不对称被引量:3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75-87,共13页潘婷婷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基金项目“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英时间状语从句对比研究”(编号:20YY17)资助。
"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不对称现象都是语言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语料库统计为基础,探讨了"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位置的关系,认为"的"与宾语位置更和谐,或者说"的"更易于后置,而"的"语义平面的描写性与语用平面的指别性之间的强弱对立是...
关键词:“的” 主宾语不对称 描写性 指别性 非现实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