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十四行集》

作品数:84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唐祥勇吴武洲韩红蕾马绍玺曾小红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冯至《十四行集》顾彬德语译本中的体现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5年第1期199-204,共6页蒋家菊 石化雨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外语类课题“‘中华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冯至十四行诗的德译外宣研究”(立项号:202313830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归化和异化是在翻译实践中常用的两种翻译策略。归化法和异化法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占比主要取决于功能目的论,即译者翻译的目的是目标语读者指向型还是翻译源文指向型。德国汉学家、翻译家顾彬先生对冯至先生27首十四行...
关键词:归化 异化 翻译策略 冯至 十四行诗 
寻形,寻言,寻思——谈冯至《十四行集》的追求
《读天下》2024年第43期0013-0015,共3页马莉娟 
民族精神世界的启蒙与生命存在的沉思——论冯至《十四行集》的精神内涵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林珊珊 
冯至的《十四行集》写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郊外林场的居住环境,为他创造了发现自然万物本质的契机,诗人得以从自然宇宙中体悟生命的哲理。诗人的生命体验与时代、历史经验紧密联系,他站在启蒙知识分子的立场,以诗思的方式启蒙民族的...
关键词:冯至 《十四行集》 民族精神 生命价值 
民族传统经验与现代性——冯至《十四行集》的文化特质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3年第20期245-247,共3页张倍嘉 
冯至《十四行集》的诞生有着战争背景下的个人与历史境遇,它的现代性不仅来自于西方生存哲学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还蕴含着儒家集体本位价值观、佛道哲学、中国民族神话传说的“向死而生”的叙述逻辑。这些因素渗透在《十四行集》...
关键词:冯至 《十四行集》 民族传统经验 文化特质 
无名与有名的较量——冯至《十四行集》之《鼠曲草》新解
《中州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曾潇 
云南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925—1932:中国新诗‘集中式转变’现象之考辨”(KC-22221127)。
《鼠曲草》是冯至《十四行集》中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已有研究中通常将之视为冯至的精神塑像,事实上该诗的版本、题名、内容与注释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裂隙与不确定性,考量其正文本与副文本之间的关系会发现,诗人在表达人世间和自...
关键词:《鼠曲草》 副文本 民族志植物 名称误读 
冯至《十四行集》的文化特征
《新传奇》2023年第15期4-7,共4页邹检清 
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从192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到1941年出版诗集《十四行集》,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出版《西郊集》,晚年出版《立斜阳集》,冯至的诗歌创作一直处在变化之中。《十四行集》是冯至诗歌中最具...
关键词:《十四行集》 知性 存在之思 
现代汉语虚词与冯至《十四行集》的沉思特质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13-125,共13页钱韧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汉语虚词与汉语诗歌形式现代变革研究”(18YJC751035)。
冯至《十四行集》浓郁的沉思特质与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有密切关系。冯至讲究美的形式与语调的自然,以虚词的巧妙运用,特别是介词、关联词语的合理运用与语气词的规约使用,表达诗人在特殊的战争年代中的知性体验和生命思考。冯至以虚词的...
关键词:冯至 《十四行集》 现代汉语虚词 
里尔克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影响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167-170,共4页洪丹文 
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在德语作家中,冯至最感兴趣的是里尔克。作为中国诗歌史上十四行诗创作的代表,冯至曾很明确地提到自己创作该诗集时受到里尔克的影响。我们发现"不断否定自我"的冯至在诗歌的艺术原则上、诗歌主...
关键词:里尔克 冯至 《十四行集》 影响 
冯至《十四行集》写作技巧论析
《写作》2021年第1期65-74,共10页萧映 张雨凡 
冯至1930年赴德国留学,受到诗人里尔克和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1939年后创作的《十四行集》将人与物的存在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展现了在抗战环境下沉淀的哲思——大时空背景之下人类与世界的命运。选取《十四行集》的第一、二、三、十六、...
关键词:冯至 《十四行集》 存在主义 文本细读 中国新诗 
论冯至《十四行集》中对立统一的诗思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6期0073-0076,共4页刘晓琪 
作为中国的第一部十四行诗集,冯至的《十四行集》一直是研究界的重点。细读作品,不难发现诗中的事物和诗人的思想总是处在一种对立但又统一的状态。这种矛盾的状态使得诗作形成一种独特的张力美。本文试用对立统一关系这一逻辑术语对...
关键词:冯至 《十四行集》 对立统一 诗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