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图澄

作品数:58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雪松董志翘陈志远张国刚徐菲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许昌学院学报》《法音》《中国佛学》《文教资料》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佛教医方明、戒律与护教——论庐山慧远对佛图澄的超越
《宗教研究》2023年第1期144-156,共13页郑佳佳 
本文通过梳理佛教医方明、戒律与护教视野下佛图澄和庐山慧远的不同行迹的文献,重点分析两者在佛教医方明和戒律方面行持方式和持戒态度迥异的原因,以及各自造成的护教影响,以探讨庐山慧远在外学转向内学、护教形式和戒律观三方面对佛...
关键词:佛教医方明 佛教戒律 护教 庐山慧远 佛图澄 
“大和上”佛图澄——早期僧人的受戒问题
《中国佛学》2023年第1期181-194,共14页黎俊溢 
佛图澄是主要活动在十六国时期的僧人,他对早期佛教弘法有着巨大贡献。但相关史料以神异事迹为主,导致以往研究对佛图澄的认识停留在他与石氏父子的交往,以及以神异之术弘法。而佛图澄修正戒律和为人授度的记载却少有关注,这其实和他“...
关键词:佛图澄 早期佛教 受戒 道安 
为粟特人而建:莫高窟第323窟与中土佛教传播历史的图像展示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2年第2期230-268,530-531,共41页沙武田 郑炳林 
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B1803);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20VJXT014)阶段性成果。
莫高窟第323窟是学术界关注较多的洞窟之一,对于该窟,笔者之前曾就《张骞出使西域图》,从“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的角度做过尝试性探讨,并附带对洞窟功德窟相关问题有过推测。洞窟南北壁所绘有关佛教在中土传播灵异故事中的几位核...
关键词:佛图澄 康僧会 胡僧 粟特人 授记 莫高窟 交趾 慧达 
邢襄古都郭守敬,观星制历传后世
《老人世界》2022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安彪 郭海博(摄影) 
达活泉公园位于邢台市区,是一座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也是著名的邢台八景之一。关于达活泉的最早文字记载,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见于《晋书·佛图澄传》。郭守敬,邢州邢台县人氏,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学家...
关键词:郭守敬 佛图澄 综合性公园 邢台市区 邢台县 
格义佛教与佛教中国化的探讨被引量:2
《法音》2022年第2期29-32,共4页释常慧 
格义佛教是魏晋佛教中国化过渡时期的重要阐释学方法论。印度佛教为了扎根中土,必须迎合老庄玄学思想进行依附传播,便逐渐与儒家名教妥协。竺法雅的格义是把佛教玄学化,如引用老庄、易经的概念进行比较,拟配外书,在很大程度上使印度佛...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 印度佛教 格义佛教 佛图澄 竺法雅 中国传统思想 名教 外书 
佛图澄:高僧之首 寿星之极
《康复》2021年第9期60-61,共2页许家树 
儒家、佛教和道家并称为儒释道,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一直不温不火,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皇权的大力支持开始全面流行。其中有两个关键人物:西域高僧佛图澄和后赵皇帝石勒。正是佛图澄...
关键词:佛图澄 佛教传入 方术 儒释道 关键人物 中华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 高僧 
麻襦与佛图澄对话的诗歌体解释
《五台山研究》2021年第1期58-64,共7页李蓉 
佛图澄是神僧,麻襦是神人,二人留下了一段对话,历来被认为是无法解释的。麻襦和佛图澄的对话是韵文诗歌体而不是散文。用诗歌体裁来看麻襦和佛图澄的对话,确实能使这不解之语变得可以理解。习凿齿和道安初次见面时,各自一句话,就传扬天...
关键词:麻襦 佛图澄 道教 佛教 道安 慧远 
西门豹投巫地点考证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年第7期28-29,共2页郭恒茂 
西门豹投巫治邺的故事,因小学课文的传播普及,尽人皆知。但西门豹将巫婆投于何地,却有待考证。据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 卷十 浊漳水》记载:“漳水又北径祭陌西。战国之世,俗巫为河伯娶妇,祭于此陌。……淫祀虽断,地留祭陌之称焉。…...
关键词:水经注 西门豹 佛图澄 郦道元 建武 浊漳水 
佐王治化:佛教与羯族后赵政权关系探讨——以佛图澄的政治人生为视角
《海外文摘》2019年第15期30-31,共2页李越 
五胡十六国时期,战乱频繁,佛教得到了广泛传播。羯族人石勒所建的后赵政权国祚虽仅仅三十一年,所实行的佛教政策却独树一帜,对后世多有影响。后赵统治者奉高僧佛图澄为“国之大宝”,以佛教思想作为治国的最高思想,使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第...
关键词:佐王治化 佛教 后赵政权 佛图澄 
有关早期佛教美术考古的两个问题被引量:2
《敦煌研究》2019年第3期46-54,共9页黄文昆 
十六国时代的历史,以淝水之战划界分为前后两期,佛教美术也有相应的两个发展阶段。前期的第一阶段,后赵由国师佛图澄主导自上而下传播佛教,铸造金铜佛数量巨大、遍及北中国、延续百年。大战之后,后秦、西秦、北凉崛起,开窟造像蔚成风气...
关键词:佛图澄 金铜佛 凉州石窟 北魏太武帝灭法 中心塔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