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读

作品数:2867被引量:103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珍贾桂强简海红孙丽平胡云信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人文名篇选读课程思政建设
《叙事医学》2024年第6期402-408,共7页田冬梅 李远达 魏继红 乔玉玲 
2023年北京大学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SZ202305)。
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统一育人和育才,本文探究了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人文名篇选读课程思政的建设。该课程的特点是将思政元素按照家国情怀、个人素养和职业精神三大模块进行精细化、系统化的梳理和设计,把情感和价值内容,以润物细...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英语教育教学 医学院校 医学人文 课程思政 
如何描述道教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2018年第1期321-331,共11页王宗昱 
诺顿出版社推出的世界宗教选读给我们提供了了解西方学者如何向大众介绍宗教的范例。本文就道教分册的选材和导读进行评论。编者选取了大量教外文献值得我们学习。这些教外文献描绘了道教的社会形象。编者选取的道教经典也和中国学者有...
关键词:宗教选读 教外文献 道教文学 
量化历史研究经典选读系列之四
《经济资料译丛》2017年第4期40-58,共19页
一、开放与利益集团:20世纪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很多国家的金融还是非常不发达。为什么这些国家的金融不能够发展起来呢?芝加哥大学的RaghuramG.Rajan和LuigiZingales教授发表在Jourrtal of Financial ...
关键词:历史研究 金融发展 选读 量化 政治经济学 芝加哥大学 20世纪 利益集团 
量化历史研究经典选读系列之三
《经济资料译丛》2017年第3期65-89,共25页
1.基础设施投资能够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吗?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影响是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其中,关于“旨在整合偏远地区的经济政策是否有效”话题近年来引发了学界的持续关注,美国阿拉...
关键词:历史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经济差异 基础设施投资 选读 量化 经济学界 经济政策 
量化历史研究经典选读系列之二
《经济资料译丛》2017年第1期56-75,共20页
1.知识点燃现代经济增长 在18世纪前后,东西方开始踏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西欧率先挣脱了马尔萨斯陷阱,成功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并凭借其领先的经济实力树立了全球的霸权。从此,整个世界历史都为之改变了。
关键词:历史研究 现代经济增长 选读 量化 18世纪 马尔萨斯 经济实力 世界历史 
量化历史研究经典选读系列之一
《经济资料译丛》2016年第4期53-75,共23页
量化历史研究是经济史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分支,经典文献异彩纷呈,前沿研究日新月异。本刊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量化历史研究所合作,定期在本刊推介量化历史研究的经典文献和前沿研究,以飨读者。
关键词:历史研究所 量化 选读 经典文献 经济史研究 研究分支 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教学大纲修订说明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3期18-24,共7页丰子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教学大纲于2013年上半年进行了重新修订。新修订教学大纲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力求准确地理解和阐释经典著作的思想、反映学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体现时代特色、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使用新修订教...
关键词:经典著作选读 修订 重点和难点 
台湾清华大学的鲁迅选读课
《文学教育》2014年第1期4-8,共5页钱理群 
台湾清华大学黄琪椿老师从2010年秋天开始,开设了一门“鲁迅选读”课程,为通识教育中核心通识课程之一。我有幸得到了他的一份课程结束时的试卷,以极大的兴趣阅读,作笔记,从中得到了很大启发。这不仅是因为我之前也曾在台湾清华大...
关键词:清华大学 选读课 台湾地区 鲁迅 通识课程 2010年 通识教育 兴趣阅读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2007年第12期26-27,共2页潘东辉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8课《毛主席在花山》,是本册教材第八组中的最后一篇,是本册教材除选读课文外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近毛泽东”,感受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从习作上,本单元的重...
关键词:《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设计 实验教材 选读课文 略读课文 五年级 人教版 毛泽东 
文学概论、文论选读和文学批评史——20世纪初期中国文论的三个变化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44-48,共5页戴晓华 
论述了世纪初传统学者在现代教育体制中从事古代文论研究的三种方式,通过这一论述,试图反映出传统文论在现代的生存方式,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问题提供一些例证。
关键词:中国文论 文学概论 文论选读 文学批评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