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

作品数:42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雄燕项璇李西建吴学琴汪榕培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贵阳学院中国道教协会更多>>
相关期刊:《华夏文化》《西夏研究》《鲁迅研究月刊》《春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庄子》首个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内容、作用与影响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0期70-78,共9页赵自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史:图文音像数据库构建”(20&ZD330)。
《庄子》(《南华真经》)是最重要的中国经典之一。巴尔福作为第一个英译《庄子》的译者,其英译本中运用大量的副文本。基于副文本理论,以巴尔福英译《庄子》副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副文本是如何体现道家思想文化、如何彰显译者风格、如...
关键词:巴尔福 《庄子》(《南华真经》) 副文本 典籍英译 
道教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卿希泰、詹石窗主编《中国道教通史》读后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4期220-223,共4页方国根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世界上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都在中国有其漫长的传播和发展史,而道教作为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更有其悠久历史,可谓源远流长。道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春秋战国时...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 三大宗教 宗教观念 卿希泰 方仙道 天神信仰 春秋战国时期 《南华真经》 
唐代道举五经变迁及创设原因探微
《华夏文化》2019年第2期27-29,59,共4页张强 
在科举制度的发展进程中,唐代开创了独特的道举;作为一项考试制度,研读道家经典并据此开科取士。唐代科举制度,统其大者,可分为'常举'与'制举'两类。所谓'常举',亦可称之为'岁举',国家按制度规定每年定时定科目而举行的考试;所谓'制举'...
关键词:庚桑子 《南华真经》 《庄子》 唐代科举 《道德经》 《道藏》 新唐书 玄元皇帝庙 儒家经典 《洞灵真经》 《旧唐书·经籍志》 
庄子又名“南华”考
《中国道教》2018年第6期48-53,共6页辜天平 
庄子称“南华”,书称《南华真经》,虽由来已久,但其得名之始、得名之由,一直聚讼纷纭、迄无定论。南宋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云:“窃详‘南华’之号,其来久矣。似是上天职任所司,犹东华、南极之类,不可以人间义理臆度,故诸解无闻...
关键词:庄子 《南华真经》 得名 义理 
两千多年的庄子研究史
《意林文汇》2018年第8期119-127,共9页孙明君 
《庄子》也称《南华真经》,乃是庄周及其弟子所撰。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与老子齐名,合称为老庄。
关键词:《庄子》 研究史 《南华真经》 代表人物 道家学派 老子 
黑水城出土《南华真经》与传世宋本的比较研究
《西夏研究》2017年第3期23-27,共5页李晓凤 
黑水城出土《南华真经》残卷,编号俄TK97,宋代刊本。该残卷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将其与传世宋代刊本《南华真经》相比,在内容上各有错讹,可以互相校订。该文献属于宋代《庄子》单刻郭象注本系统,具有重要的版本学价值。此...
关键词:黑水城 《南华真经》 传世宋本 比较研究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述评
《中国道教》2016年第6期68-71,共4页余颖霞 
《说文》解“师”为“两干五百人为师”;《尔雅》则有言“师,众也”。“师”本意指人数众,后抽象化为集结众人智慧之人。唐人韩愈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天师”一词首见于《南华真经》卷四《杂篇·徐...
关键词:述评 评传 历代 中国 《南华真经》 《说文》 《尔雅》 抽象化 
《列子》真伪疑辨
《文史杂志》2016年第2期28-32,共5页冯广宏 
《列子》是继《老子》《庄子》而著称于世的道家典籍,《老子》称《道德真经》,《庄子》称《南华真经》,《列子》称《冲虚真经》。列子是先秦人物,名为列御寇,居老子、关尹之后,在庄子、孟子之前,《庄子》里多次称道。
关键词:《列子》 《庄子》 真伪 《老子》 《南华真经》 
王宠《南华真经》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5年第12期I0001-I0003,共3页
王宠的书法艺术历程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二阶段,王宠颇受蔡羽影响,讲求法度。此时书法作品以小楷《南华真经》为代表,所书内容即《庄子》。此书作于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年),时王宠22岁。第二阶段,是王宠书法的成熟时期,也是他广...
关键词:《南华真经》 王宠 书法作品 艺术历程 《庄子》 明武宗 笔法 
《南华真经》死亡观及生命关怀思想探讨
《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5期104-109,共6页何则阴 
《南华真经》揭示了植物、动物、人之生命同一尊荣的死亡观,揭示了死生齐一、死生并存、死生相续、向死而生、死乃自然、死为气之散、死为反为归、死无常道有常的人之死亡观。庄子提倡尊重、善待一切生命。要尽可能让一切生命安于天然...
关键词:庄子 《南华真经》 死亡观 生命关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