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桶者》

作品数:54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前珍张正耀时剑波胡少卿钟霞梅更多>>
相关机构:衢州市第二中学兴化市教育局宁波中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文学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读写月报(初中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语文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戏仿 观照 救赎——《骑桶者》主题再探
《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3期46-50,共5页张晓瑜 
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骑桶者》情节支离破碎,使用大量的象征、隐喻等手法,这使得其主题曲折晦涩,具有模糊性与多义性的特征。以卡夫卡的性格情感经历为切入口,从戏仿骑士文学、借用童话文学和反讽宗教文化等三个不同角度对其主题进行深层...
关键词:戏仿 观照 救赎 
《骑桶者》:梦的呼声——兼谈对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的看法
《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0期49-51,共3页陈鲁峰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一般课题“高中语文经典文本‘守正出新’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号:YJ15087 201703)研究成果之一
《骑桶者》是“我”做的一个梦而已。或许这样的理解与定位,才能准确切中小说文本的核心情节、人物特点及主旨指向的寓意性与神秘性。“骑桶飞翔”可以在梦幻中成为真实。“骑桶飞翔”是小说文本中的核心情节,具有下列特点:
关键词:《骑桶者》 《教师教学用书》 人教版 小说文本 人物特点 “我” 神秘性 寓意性 
变形了的信息——《骑桶者》的不可靠叙述艺术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4期43-47,共5页张正耀 
修辞性方法的开创人物、美国文学批评家韦恩·布思在其《小说修辞学》中率先提出了"不可靠叙述"的概念,他把"按照作品规范说话和行动的叙述者称作可靠叙述者,反之称为不可靠叙述者"。布思的学生和好友、著名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
关键词:骑桶者 修辞性 布思 文学批评家 费伦 叙事理论 韦恩 严酷现实 生存体验 教师教学用书 
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骑桶者》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9期60-62,共3页田桂娟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被无数教师和专家在许多公开课上解读。许多人从走近作者开始,认为不知人论世难以理解本文的深刻;也有许多人用预设的、串问式教学完成本文的解读。笔者的阅读经验是在不知人论世的情形下有时能解读...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骑桶者》 引导学生 基点 知人论世 设计意图 经典课文 
关键是要提高“学的活动”质量被引量:3
《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9期62-65,共4页张正耀 
课堂中“学的活动”应该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引之下,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安排之下有序进行的,对其质量的追求应该成为我们的唯一选择。没有“学的活动”的质量,也就谈不上课堂教学的质量。而“学的活动”必然牵涉到学习目标、学习过程...
关键词:质量 解读文本 课堂教学 《骑桶者》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 
卡夫卡《骑桶者》新解
《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1期41-43,共3页马臻 
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那样,卡夫卡的小说在处理虚构与现实关系时,“主人公对幻想与真实边际的跨越是直截了当、不容分说的”,“他的故事从总体上说是荒诞的,夸张变形的”,①这种小说在梦境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在意旨的表达上往往充满...
关键词:卡夫卡 《骑桶者》 夸张变形 主人公 象征性 隐喻性 模糊性 小说 
缘何“骑桶”——《骑桶者》虚构艺术解析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7期40-42,共3页朱前珍 
卡夫卡的《骑桶者》讲述了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在天寒地冻,走投无路之时骑着煤桶去讨煤。却被煤店老板娘用围裙轻轻地扇到了冰山区域,隔绝于人世的故事。小说的神来之笔就在于讨煤的方式——骑桶。为何要骑着桶去呢?仅用这种虚构的技巧...
关键词:《骑桶者》 虚构艺术 解析 小人物 卡夫卡 可读性 趣味性 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