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

作品数:14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习贞黄海东刘美伦王素好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启东中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理科(综合)》《基础教育论坛》《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智慧教室支持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究——以《正方形》为例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8期122-125,共4页赵觅 
2023年度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立项课题“技术赋能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ZDJ2023A23)。
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室的教学评价,改变传统单一的唯“分数论”的评价形式,借助现代化多媒体的评价工具,从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收集学情,进行有效数据分析,让教学评价有“数”可依,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评促教,促进...
关键词:智慧教室 教学评一致性 课前评价 课中评价 课后评价 
在尊重民主中践行理想教育文化——《正方形》教学案例分析
《基础教育论坛》2019年第21期41-42,共2页石亚晶 
理想教育文化提出了社会范畴标准的特征是“尊重、民主、责任、科学”。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已有基础,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现状。课堂中,学生能深入思考、充分交流,老师能走到学生中去,做到师生、生生间的相互尊重,处处体现民主的氛围。学...
关键词:尊重 民主 理想教育文化 
《正方形》微课程设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第22期42-45,共4页张爱军 
分析《正方形》是北京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第四节第三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正方形性质的运用是重点,掌握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联系与区别是难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四边形、平行四...
关键词:《正方形》 课程设计 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 性质 菱形 矩形 
《菱形》和《正方形》测试题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15年第3期40-42,46,47,共5页王道魁 
关键词:四边形 垂直平分线 等边三角形 BCD 运动速度 对角线 测试题 
初中数学新授课前置作业的设计——以《正方形》的前置作业设计为例被引量:3
《才智》2014年第16期203-203,共1页张雪梅 
数学新授课前置作业倡导通过学生先自主探索再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的主题作用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充分的发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因此数学新授课前置作业的设计应符合...
关键词:数学新授课 前置作业 设计原则 
《正方形》测试题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14年第3期36-38,45,46,共5页伍群 
关键词:BCD 四边形 对角线 测试题 
《正方形》测试题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13年第4期35-36,45,共3页李习贞 
关键词:AB 四边形 对角线 测试题 
《正方形》测试题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12年第4期35-36,44-45,共4页王素好 
如阿基米德、牛顿与高斯这祥的最伟大的数学家.总是不偏不倚地把理论与应用结合起来.——克蒹因(德国数学家,1849—1925)
关键词:《正方形》 测试题 阿基米德 数学家 
《正方形》测试题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11年第4期36-38,45,共4页黄海东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2,EC=1.把线段AE绕点A旋转,使点E落在直线BC上的点F处则F、C两点的距离为_.
关键词:《正方形》 测试题 填空题 旋转 线段 直线 
《正方形》测试题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10年第4期35-37,45,共4页仇永新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多数的数学创造是直觉的结果——对事实多少有点儿直接的感觉或快速的理解,而与冗长的或形式的推理过程无关.——威廉·卢卡斯(美国数学家,1919—2007)
关键词:BCD 四边形 对角线 ACB 平分线 BCA CE 延长线 DAE 测试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