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法》

作品数:128被引量:15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勇肖建新张学丽狭间直树李长银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历史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基于核心素养的史料运用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11期40-42,共3页刘金鹏 
绍兴市柯桥区教育科学2020学年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史料阅读在历史教学中的转化研究”(课题编号KGH20003)的阶段性成果。
何谓史料?梁任公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正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所指出的:"研究历史需要尽可能多地搜集、占有史料,对史料的解读、运用要尽可能客观...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 史论结合 《中国历史研究法》 灌输式教学 史料运用 论从史出 梁任公 
历史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19年第7期6-8,共3页吴兴星 谭瑞娟 
历史是一门很注重严谨的史料推理和科学论证的学科,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将"史料实证"列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界定了"史...
关键词:《中国历史研究法》 案例教学法 能力的培养 史料 实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学生 历史学科 
简论统编本初中中国古代历史文字史料之运用——聚焦原文史料、史部类史料的运用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19年第1期69-71,共3页林珊 
1、教科书中文字史料的运用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明确指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
关键词:中国古代历史 文字史料 《中国历史研究法》 教科书编写 原文 初中 史部 社会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