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作品数:570被引量:9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亚宏华东林长山周志良唐书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教学之友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叙述视角分析人物形象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以《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对比阅读为例
《语文教学之友》2022年第5期17-19,共3页陈梦寻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十三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统编初中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为龙新教进(2019)63号。
叙述视角是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切入点,受到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将群文对比阅读的方法运用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上,从叙述视角出发,研读文本,确定主题,对比分析人物形象,存异求同,可以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
关键词:叙述视角 人物形象 群文阅读 
谈谈《最后一课》的爱国情韵
《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7期25-26,共2页施长华 
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作为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曾博得不同时代、不同国家读者的喜爱。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得力于小说中所蕴含着的深厚的爱国情韵。
关键词:《最后一课》 情韵 爱国 中学语文教材 现实主义作家 19世纪 文学史 都德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被引量:1
《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2期8-10,共3页林忠港 
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综观当今语文教学设计,依然存在着内容繁冗、结构混乱、创意缺失等问题。教学设计之所以不尽如人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原理和语文教学设计的特质缺乏基本的理解。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设计 语文教师 《最后一课》 
从《最后一课》看韩麦尔的教学艺术
《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4期28-29,共2页唐耀胜 袁长俊 
教完都德的《最后一课》,老是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小弗朗士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传统的观点无外乎是因为他知道了这是韩麦尔为他们上的最后一次课,想到自己以后再也不能学法语了,或者是在韩麦尔先生爱国思想的感召下,体味到一种...
关键词:《最后一课》 教学艺术 爱国思想 学习状态 亡国之痛 都德 听讲 竟然 
《最后一课》三美
《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第9期25-25,共1页曹津源 
关键词:《最后一课》 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 语文教学 课文分析 教学参考 
似是而非的人物朝向
《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第9期26-26,共1页聂传安 
关键词:《最后一课》 课文插图 人物描写 《七根火柴》 初中 语文教学 课文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