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葬志》

作品数:31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邬国平王克强唐缨赵璐房丽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江阴市暨阳中学湖北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研究》《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群文天地》《名作欣赏(上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故物与深情:感受血缘中的亲情
《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1期150-152,共3页章萍莉 
【专题解释】本专题精读《项脊轩志》,参读《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感受归有光以清淡之笔描写家常琐事,体会作者借一阁抒家世变迁、人生得失的悲喜之情。【预习任务】1.朗读《项脊轩志》3遍,读准字词读音:修葺、垣墙、栏楣、偃仰、异...
关键词:《项脊轩志》 呱呱而泣 《寒花葬志》 归有光 预习任务 
标点符号的百年
《群言》2021年第11期63-64,共2页陈益 
众所周知,中国的文言文是几乎没有标点符号的。阅读古代文献,断句是一种基本功,需要再三训练,这跟人们的口头表达形成了两套语言系统。胡适曾以归有光《寒花葬志》一文中的"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24字为例...
关键词:口头表达 中国京剧 目眶 古代文献 标点符号 《寒花葬志》 文言文 归有光 
从《寒花葬志》和《项脊轩志》看归有光的情感表达方式
《艺术科技》2021年第10期145-146,共2页葛欣怡 吉玉萍(指导) 
《寒花葬志》和《项脊轩志》两篇文章充分表现了归有光对妻子、婢女、祖母、母亲等的深切情感,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归有光在人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方面的艺术特色和高超技巧。本文主要从文章中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情景合一的手法等方面...
关键词:归有光 《寒花葬志》 《项脊轩志》 
此情可待成追忆——读《寒花葬志》
《最小说》2020年第3期94-95,共2页蔡丹姬 
归有光将日常生活的琐事引进严肃的“载道”之古文中,情真意切,平易近人,为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本文尝试站在明代文化审美思潮变革的大背景中,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角度,运用信息理论,从题材的选择、艺术的表现、审美的传达...
关键词:归有光 审美思潮 审美心理结构 
论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
《牡丹》2019年第1X期70-72,共3页赵玲 
归有光作为唐宋派的代表人物,他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而他主张散文秉承'自然本色'论和'言生于情'论。他的重道不轻文的'文道合一'观,使得他的散文具有平淡中求真,在细节中抒情的特点。归有光用疏淡的笔墨叙述生活中的小事...
关键词:归有光 《寒花葬志》 散文创作 抒情散文 
被误读的归有光
《群文天地》2018年第1期87-89,共3页陈益 
归有光的名篇《寒花葬志》,历年收录于各种选本(包括初中语文教材),广为人知.近来,随着《归有光全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其未刻稿中的《寒花葬记》,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关键词:归有光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误读 《寒花葬志》 初中语文教材 专家学者 名篇 
品人于细节处读《项脊轩志》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年第4期32-33,共2页陈幽尔 
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师姚鼐编选《古文辞类纂》,继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之后,于明代三百年间的作家只选了归有光一人的作品,而《项脊轩志》又是公认的“太仆最胜之文”。归有光对“志”和“记”是有严格区分的,他的文集中《双鹤轩记》《沧...
关键词:《项脊轩志》 《古文辞类纂》 《沧浪亭记》 《寒花葬志》 人物事迹 唐宋八大家 归有光 “志” 
寒花葬志
《文苑(经典美文)》2016年第3期2-2,共1页归有光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燕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
关键词:诗歌 《寒花葬志》 中国 归有光 
反思质疑,思辨求新——从《寒花葬志》主题误读谈开去
《新课程(中学)》2015年第12期307-307,共1页赵璐 
从对《寒花葬志》主题的讲授引发对教参资料的反思质疑,从问题生成和资料考证两个方面论述了教参对《寒花葬志》主题理解的谬误。
关键词:反思质疑 文本解读 《寒花葬志》 
归有光的情感世界和抒情艺术
《文史知识》2015年第3期43-48,共6页张则桐 
在中国散文史上,归有光的散文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以明净、朴素而自成面目,被选入古代各种选本和现代语文教材。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妣事略》等为代表的叙述家事亲情的作品,这些干净朴素的文章感动...
关键词:归有光 抒情艺术 情感世界 《先妣事略》 《寒花葬志》 《项脊轩志》 语文教材 散文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