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

作品数:1569被引量:18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唐惠忠李弗不王勇姜有荣汪志杰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江西省清江中学北京教育学院襄樊市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嬉笑怒骂皆现实——例谈漫画类作文的审题立意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12年第4期J0237-J0239,共3页豆党锋 
漫画作文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材料作文,只不过是用漫画来代替文字材料而已。自从2007年高考全国I卷《出事了吧》、2008年高考江西卷《助鼠为患》和2010年《什么年代了,有鱼吃着还捉老鼠》的漫画作文出现后,漫画作文已成为高考新...
关键词:漫画作文 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 2008年高考 2007年 2010年 特殊形式 文字材料 
2008年高考哲学常识命题特点及2009年复习策略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09年第4期1-5,共5页张雅凤 
一、考查情况2008年高考哲学常识考题归纳二、命题特点2008年的高考哲学常识试题,在保持以往风格的前提下,继续注重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查。具体有以下特点:特点一:考查的知识点分散,涉及面广,主干知识突出。
关键词:全国卷 命题特点 选择题 政治常识 矛盾的普遍性 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 复习策略 
2008年高考力学实验题赏析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08年第31期6-12,共7页徐汉屏 
纵观2008年高考全国与各省市的物理卷和理综卷,有关力学实验的试题,取材新颖,重点突出,涉及动摩擦因数、角速度、重力加速度等物理量的测定,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物理规律的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以及胡克定律、动能定...
关键词:打点计时器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摩擦因数 动能定理 力学实验 
2008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选编(下)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08年第33期50-64,共15页贾艳彬 李莉 
专题五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全国理综卷Ⅰ-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
关键词:高考生物试题 栉毛虫 大草履虫 溶藻细菌 培养液 载玻片 参考答案 实验变量 
2008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选与解析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08年第31期42-64,共23页杭清平 
关键词:动能定理 匀强电场 匀强磁场 弹簧秤 电势能 电流表 机械能守恒定律 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试题稳中求新 凸显导向功能——简评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物理试题被引量:1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08年第31期4-6,共3页程首宪 黎莳佳 
一、总体评价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物理试题,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呈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关键词:物理试题 全国卷 导向功能 
把握试题特点 科学复习备考——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政治试题的特点及启示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08年第25期1-2,共2页陈书华 
一、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政治试题的特点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与2007年的相比,试卷题量减少了一道,又回到原来的39道题。其中地理部分、历史部分难度有所上升,政治部分灵活度有所提高,但难度有所下降,故总体上难度略有上升。整卷...
关键词:试题特点 复习备考 
2008年高考经济常识计算题解题思路剖析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08年第25期4-6,共3页舒云 
经济常识计算题是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应用,它要求考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经济学问题。因此,这类试题既考查经济常识的基本原理,又考查考生的数学转换计算能力,特别是条件变换后对问题指向的迅速反应能力。正是因为此类题型符合新课程...
关键词:计算题 经济常识 经济学 社会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格 商品数量 货币贬值 解题思路 单位商品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008年高考政治选择题易错点剖析与启示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08年第25期7-8,共2页康华 
易错点1:人民群众享有提案权例1(全国卷1第34题)W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10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2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议被采纳。
关键词:易错点 高考政治 政治常识 提案权 矛盾的特殊性 中国共产党 矛盾的普遍性 选择题 知识点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两个“陷阱”巧设 两种方式巧解——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25题解题启示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08年第25期12-12,共1页王勇 
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25题是一道设计精巧的单选题,要想解对此题,不仅要准确掌握相关经济学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命题者在此题中巧设了两个"陷阱",好多考生或误入"陷阱"计算错误,或如坠迷雾不知如何计算...
关键词:社会劳动生产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