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性强弱

作品数:31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娄广信李永红刘立红梁永锋李长江更多>>
相关机构:海安县曲塘中学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宁夏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学化学》《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学教学参考》《高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注外界条件对氧化性强弱的影响
《高考》2021年第25期157-158,共2页马洁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到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受外界条件影响,并非一成不变。分析高考典型试题,试从高考题的功能价值引导平时的学习实践,概念学习要注重真实情境、发展学科思维、形成学科观念。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 影响因素 
氧气和氯气氧化性强弱的探究
《化学教学》2021年第3期95-97,共3页卫银银 
通过分析元素电负性和分子结构、反应电动势及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的Cl_(2)和O_(2)氧化性强弱进行讨论和探究,发现二者氧化性强弱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根据热力学计算结果分析Fe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Fe_(3)O_(4)的原因...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性强弱比较 Cl_(2)和O_(2) 热力学计算结果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说播课展示实施研究--以“探究酸性对物质氧化性强弱的影响”为例
《高中数理化》2019年第22期69-71,共3页张春 
1说播课和说课的区别说播课,顾名思义就是“说”和“播”.一个说播课课题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题选择背景、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展示、教学反思归纳.“说”和“播”是不可分割的,占用时长一般是1∶1.“说”是让评...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题选择 教学策略分析 反思归纳 教学片段 教学目标设定 过程展示 一堂课 
次氯酸和氯气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高中数理化》2016年第18期46-46,共1页毛宗华 
在中学阶段,往往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来判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关键词:氧化性强弱 次氯酸 氯气 氧化还原反应 中学阶段 还原性 
浓稀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案例分析被引量:1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6年第4期65-66,共2页林海量 
本案例从"主题与背景"、"情境描述"、"诠释与研究"三个方面对"浓稀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硝酸 反应条件 氧化性 
一道试题的形成过程及启示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年第7期50-51,共2页莘赞梅 
综观近年各省市化学高考的实验试题,考查方式很灵活,但原型知识往往来源于教材。尤其是北京,全市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这为高考挖掘教材的实验素材提供了便利。比如,2010年北京卷27题验证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就是以人教版《化学...
关键词:实验试题 人教版教材 基础知识 期末试题 氧化性强弱 2010年 北京卷 考查方式 
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性规律探索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3年第4期63-65,共3页李汉清 
在中学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含氧酸(盐)氧化性强弱比较的问题。含氧酸(盐)的氧化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性质,各种含氧酸(盐)的氧化性的相对强弱规律及其原因比较复杂,表现在同一种元素具有不同化合价的含氧酸(盐),...
关键词:氧化性强弱 含氧酸 规律  学习过程 中学化学 化学性质 化合价 
比较浓、稀硝酸氧化性强弱的实验方案设计
《浙江教育技术》2010年第6期31-31,37,共2页阎娜花 熊剑 
本文通过实验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强弱,让学生了解了氧化性的强弱由得电子能力的大小决定,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关键词:浓硝酸 稀硝酸 氧化性强弱 得电子能力 
例谈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09年第7期58-59,共2页白巧宁 
物质氧化性强弱的实质是电子能力的大小,与电子多少无关.例如:F2和O2,一个氟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氧化性强,而一个氧原子虽然能得到2个电子,但比氟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弱,故氧化性:F2〉O2.同理可得,物质还原性强弱的实质是失去...
关键词:还原性强弱 氧化性强弱 物质 电子 原子 能力 O2 
不能用元素的非金属性判断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中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14期133-133,共1页李长江 
在高中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来判断相应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本人认为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高中阶段对非金属性判断的主要依据有两点:第一,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来判断.第二,根据与氢气化合生成氢...
关键词:非金属性强弱 氧化性强弱 元素 单质 高中教学 高中阶段 难易程度 氢化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