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

作品数:163被引量:7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伯珍赵丽艳王永梅赵瀛朱良志更多>>
相关机构:景德镇陶瓷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巧若拙”:传统“天人观念”在2010年代以来北域乡土电影中的美学呈现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2期52-57,共6页付筱茵 包晗 
我国北域乡土电影无论在文化品格、影像风格,还是叙事机理上都与南方乡土电影截然不同。本文以2010年代以来的一批北域乡土电影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它们体现出来的物我交感的“比”手法、形如散木的拙者形象、枯槁——望生的审美意蕴等...
关键词:“大巧若拙” 北域乡土电影 “比” 拙者形象 枯槁——望生 
大巧若拙——例谈科学课思维训练的时间、板书及导学单三要素
《求知导刊》2024年第16期38-40,共3页盛跃忠 
科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新时代的科学课堂中,教师要思索科学课程学习的本质,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扎扎实实做好课堂时间规划、教学板书设计以及实验导学单设计,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主要对如何合理...
关键词:科学课 科学思维 课堂时间 板书 实验导学单 
大巧若拙,如课堂
《小学数学教师》2024年第2期1-1,共1页张霞 
大巧若拙,老子提出。他认为,最高的巧,就是不巧,不巧之巧,可以称之为“天巧”,自然而然,不劳人为。而出自人机心的巧,“那是局部的巧、矫情的巧,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和谐生命的破坏”(朱良志)。
关键词:课堂 朱良志 矫情 
大巧若拙心至诚——探寻豫剧新秀谢彦巧的从艺之路
《东方艺术》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谭静波 
2024年元旦前后,豫剧旦角新秀谢彦巧领衔主演的“巧‘豫’诚传马派·跨年特别策划”演出——豫剧马派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花枪缘》《花打朝》在郑州大剧院连演三天,笔者作为特邀嘉宾现场观看。演出火爆异常,一票难求,三天累计现场...
关键词:领衔主演 经典剧目 传统戏曲 马派 打朝 花枪缘 豫剧 现场观众 
大朴不雕 大巧若拙——李运江的水墨花鸟画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4年第1期74-79,共6页常安 
李运江先生知名于油画,因长期从事美协、画院的组织和领导工作,笔墨应酬多,故也兼从水墨花鸟画的探索与创作。他性格平和、诚朴,不喜张扬,却崇尚奔放与率真,因而他选择了大写意。李运江出生在大连。大连的秀美及北方豪放的人文风尚对他...
关键词:水墨花鸟画 大写意 油画 人文风尚 运江 画院 笔墨 国画 
“大巧若拙”——《爨宝子碑》中的拙趣意味
《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王靖凡 
《爨宝子碑》的艺术成就极高,其碑中楷隶交融,篆籀气息强烈,用笔方圆兼施,结构舒展。作为书法中拙趣意味集大成碑帖,其碑中的拙是与巧相对立的美学范畴。本文通过分析《爨宝子碑》中“拙”的书法意趣、其中“大巧若拙”思想的体现、“...
关键词:爨宝子碑 楷隶 碑帖 大巧若拙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新民周刊》2023年第42期80-80,共1页孟渐新 
夜幕下的废弃船厂,一触即发的对决,凌乱的探照灯和混沌的漂浮着碎木的港口……我不是在描述《英雄本色》末尾那场终极PK,而是影片《困兽》行至半途的一个小高潮。还是熟悉的荒郊之夜,还是熟悉的正邪火拼,但一如玉雕气势在秦汉是大巧若...
关键词:一触即发 探照灯 汉八刀 大巧若拙 对决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
《世界军事》2023年第19期1-1,共1页
《易经》有云:“地道无成,而代有终。”意指成事而不专功,功成而不自傲,不露锋芒,大智若愚,方可获得善终。一如古书所言:“淡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筋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花宜半开...
关键词:韬光养晦 不露锋芒 大智若愚 《易经》 大辩若讷 
周国桢陶瓷雕塑艺术思想流变与艺术风格形成研究被引量:3
《陶瓷学报》2023年第1期187-194,共8页周诚 
2021年度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JYC202106)。
周国桢的陶瓷雕塑艺术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其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经历了从追求华丽、唯美到放弃技巧、放弃装饰,回归泥土本色美的转变,“大巧若拙”成为周国桢先生艺术创作的最终审美观照。“大巧若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观,其深...
关键词:周国桢 陶瓷雕塑 艺术思想 大巧若拙 
书法审美中的“大巧若拙”观念
《书法》2023年第2期70-72,共3页崔树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书法美学通史(四卷本)"(项目批准号:21AF008)研究成果。
老子说:“大巧若拙。”为什么“大巧”、真正的“巧”反而会貌似“拙”了呢?“巧”代表着智慧,拙代表着愚笨。“巧”的方向代表了文化的方向,“拙”的方向代表了回归的方向。“巧”与“拙”的分别,在相互比较的发展中,便产生了文化状态...
关键词:本真状态 精神痛苦 书法审美 令人 老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