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存荣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民勤县第一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故都的秋》古诗词高中语文教学互动平台课堂气氛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新课程导学(下旬刊)》《语文教学之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功能
《新课程导学(上旬刊)》2018年第9期88-88,共1页孟存荣 
甘肃省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结题论文课题立项号WW[2017]GH222
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要超越过去单纯学科素养的局限性,力求达到培育学生核心语文素养的新高度。通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更加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到高中语文素养之中。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浅谈高考满分作文的利与弊
《新课程导学(下旬刊)》2018年第3期3-3,共1页孟存荣 
高考满分作文给考场应试作文带来了新鲜的空气;高考满分作文的优秀之处在于审题的准确性;高考满分作文的样板效应会造成高中写作的僵化。
关键词:高考 满分作文 利与弊 
“官应老病休”:正说还是“反语”
《语文教学之友》2017年第9期46-46,共1页孟存荣 
“官应老病休”是诗人杜甫的正面抒怀,而不是“反语”。从句式特点看,颈联形成了工整的对仗,不能构成“反语”;从时间看,作者借“老病”之身写悲凉之意,是真情实感;从官职来看,不过是低微的临时文职,朝来暮去,实在不足为此而“激愤”。
关键词:“官应老病休” 正面抒怀 反语 
须凭斯文长精神
《语文教学之友》2013年第1期22-23,共2页孟存荣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中语文新课程专题阅读与专题写作教学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1]GHB490
作为新课标体制下的一本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普遍受到师生欢迎。把卷细读,感觉厚重如金石在手,馨香似幽兰拂面。选文注重经典性和可读性的平衡,在给我们带来“阅读快感”的同时,也赋予我们思想的启蒙和精神的熏陶。笔者认为...
关键词:五种精神 选修教材 小说欣赏 新课标 可读性 经典性 师生 细读 
小心误解了孔子——对《孔孟》一处表述的分析和补遗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7期53-53,共1页孟存荣 
“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这是人教版教材中《孔孟》一文对孔子的描述。在赏析这段文字时,学生表达了令人诧异的观点,如“孔子真挑剔”“孔子真会享受”“孔子家真富有”等。
关键词:孔子 补遗 人教版 
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2期15-16,共2页孟存荣 
课文的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精彩的导语,是奠定教学基调,营造课堂气氛,搭建师生互动平台的有效手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偏爱于用古典诗词作导语,折一枝红杏而引来满园春色,掬几朵浪花而激荡一江春水,感觉受...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古诗词 应用 语文课堂教学 《故都的秋》 课堂气氛 互动平台 教学过程 
地方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大有作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0年第12期114-115,共2页赵明发 孟存荣 
地方文化在编写校本文化教材中、在课文课堂教学中、在作文训练中、在"大语文教学"实践中是大有"作为"的。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地方文化的发掘和利用,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地方文化 教学效果 
边塞诗的分类解读
《语文知识》2005年第10期4-4,共1页孟存荣 
一、表现守边将士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祖咏《望荆门》:“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荆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关键词:边塞诗 解读 分类 《从军行》 建功立业 时代精神 王昌龄 玉门关 作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