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韧韧

作品数:19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移情高职社会文明高职思政课方略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牡丹江大学学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兵法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张韧韧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支持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效果提升研究与实践——基于增值性评价视角”(2023JSJG61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项目“《孙子兵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借鉴方略研究”(2021SJB0541)。
《孙子兵法》既是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案例的重要选取,又为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提供方法遵循。“经之以五事”之计启示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必须考量5个维度,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对道德政治素养的新要求、多元生源下的学情、“...
关键词:孙子兵法 计篇 谋攻篇 高职思政课 教学设计 
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方略探究被引量:7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32期92-96,共5页张韧韧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劳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ES2020-38,主持人:张韧韧);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项目“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SJB0503,主持人:齐贵云)。
思政课和劳动教育共有育德功能,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在高职思政课理论教学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涵、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价值观、笃实以为功的劳动理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以理想信...
关键词:劳动教育 高职思政课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社会文明程度调查设计中移情因素的考量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年第10期1-7,共7页张韧韧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移情理论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中的价值研究”(2015SJB423);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道德情感视角下的社会文明程度评价体系研究”(JYA316-25)。
社会文明具有“软性”的特质,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也需要合宜的软性指标。西方道德情感主义认为,移情具有引起道德行为的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在社会文明程度调查设计中可以基于移情因素进行考量。从旁观者和违规者的角度分别进行问题设置,...
关键词:社会文明程度 调查设计 移情 旁观者 违规者 
徐州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探索被引量:1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22-24,28,共4页蒋玉玲 张韧韧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融通的路径研究》(2019SJB361);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红歌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ES2020-98)。
徐州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存承载着抗战精神、淮海战役精神、王杰精神等彪炳史册的革命精神。将这些资源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在将徐州红色...
关键词:徐州 红色文化 高校 思政课 
高职思政课学生授课实践教学法的运用方略研究被引量:1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44-46,共3页张韧韧 
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具有专业特点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19JSSZZD03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0SJB0503)。
具有专业特点的学生授课形式是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既能让学生拓展、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项教学相长的实践项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要求,科学合理地做好实践项目的设置、...
关键词:高职 思政课 学生授课 实践教学法 
“旁观者模型”理论在社会文明程度评价中的运用探析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年第6期41-44,共4页张韧韧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道德情感视角下的社会文明程度评价体系研究"(编号:JYA316-2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移情理论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中的价值研究"(编号:2015SJB423)
西方道德情感主义的"旁观者模型"理论认为,移情是一种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文明发展的新境界,为更合宜地推进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借鉴移情理论研究社会文明程度的评价体系问题具有理论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拟从移情忧...
关键词:“旁观者模型”理论 社会文明 移情忧伤 移情愤怒 内疚感 
利用移情偏见理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方略探究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年第11期42-44,共3页张韧韧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移情理论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中的价值研究"(编号:2015SJB423)
在西方道德情感主义视野中,"偏见"是移情的固有局限性。仔细解读该理论发现,如果换个角度认识偏见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创造条件去合理利用这种偏见:反复刺激,形成纯粹的熟悉偏见;活动开展,扩大紧密的个人...
关键词:移情 偏见 社会文明 媒介增强 过度唤醒 
“人际内疚理论”在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中的价值探究
《黑河学刊》2016年第5期6-7,11,共3页张韧韧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移情理论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中的价值研究>(2015SJB423)
"人际内疚"是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的有效动机发生作用的,可以促使助人行为的产生,在社会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主要从"违规行为模型下的内疚"是衡量肇事者是否悔过的尺度、"虚假的...
关键词:“人际内疚理论” 社会文明 违规行为模型 虚假的违规行为模型 无辜的旁观者模型 
高职德育文化视觉识别(VI)移情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64-66,共3页张韧韧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移情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研究"(2013SJB710012);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基于CIS战略的高职院校特色与德育文化建设研究"(JYA14-39)
视觉识别(VI)是CIS的外在表现,移情是影响道德发展的首要因素。提升高职德育文化视觉识别(VI)移情力的具体方法为:提升高职德育文化视觉识别(VI)的人文关怀性,重视高职德育文化视觉识别(VI)的"首因效应",强化高职德育文化视觉识别(VI)...
关键词:高职 德育文化 移情 视觉识别(VI) 省力原则 
“角色选取”模式在社会文明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9期132-134,共3页张韧韧 齐贵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移情理论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中的价值研究"(2015SJB423)
移情是道德动机的主要来源,"角色选取"是移情唤醒的最高形式,认知系统的发展、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助人常模的内化是其产生发展的主要机制,对我国社会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基于"角色选取"模式进行社会文明建设的方略主要有:加...
关键词:角色选取 社会文明 移情 自我中心转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