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元

作品数:85被引量:59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化学成分淡豆豉青蒿中药药剂学青蒿素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临床药物治疗杂志》《中草药》《自然杂志》《学与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融合实践和劳动教育的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药学教育》2025年第2期96-100,共5页仇峰 马晗 关怀 袁继巧 徐广 王满元 龚慕辛 王伽伯 马莉 
首都医科大学202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No.2022JYY052);国家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项目(国中医药科技中药便函[2022]59号)。
为拓展中药炮制实验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团队引导学生在自家厨房练习炮制技能,整合线上直播示教、线下厨房实践和课后多途径反馈三个核心环节,成功构建融合实践和劳动教育的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新模式。该实验教学新模式既可切实增强...
关键词:中药炮制学 实践 劳动教育 实验教学模式 
基于发酵过程的淡豆豉HPLC-ELSD特征图谱建立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中国现代中药》2024年第11期1892-1899,共8页付予劼 张琳 白莹 袁继巧 王满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74097)。
目的:研究发酵过程中淡豆豉样品化学成分变化的特点,建立可用于淡豆豉质量评价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特征图谱,并对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类和大豆皂苷类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含量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_(18...
关键词:淡豆豉 质量标准提升 特征图谱 大豆异黄酮苷元 B族大豆皂苷 
基于正常大鼠肠道微生物差异探讨不同药性淡豆豉药食两用的生物效应
《中国现代中药》2024年第10期1701-1709,共9页张琳 付予劼 白莹 袁继巧 王满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74097)。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药性辅料发酵制备而成的淡豆豉对正常大鼠肠道微生物的调控作用。方法: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生大豆组、未添加辅料发酵组和添加辅料发酵组(Ⅰ组:青蒿+桑叶;Ⅱ组:麻黄+紫苏叶;Ⅲ组:清瘟解毒汤+青蒿)。给予生...
关键词:淡豆豉 药性 盲肠内容物 药食两用 
问问大咖
《学与玩》2024年第9期32-33,共2页王满元 
问题好多,都要“冲破天际”了?把问题丢给我,我找“大咖”帮你解答。我问:妈妈对我说过“食药同源”,吃的东西真的有药物作用吗?常见的有药物作用的食物有哪些呢?大咖答:妈妈说得对中医药体系有“食药同源”之说,食物也具有药物“四气...
关键词:人体机能 四气五味 感官功能 食药同源 营养功能 中医药体系 中药材 日常生活 
青蒿软膏对湿疹模型小鼠的治疗及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中国药物警戒》2024年第6期617-624,共8页谢志强 袁继巧 李嘉麟 刘正跃 王满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274097);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年度(2017ZX09101002-001-002)。
目的探讨青蒿软膏治疗湿疹的效果及其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70只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青蒿软膏低(0.4 g·g^(-1))、中(0.8 g·g^(-1))、高(1.6 g·g^(-1))剂量组,药物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和药物对...
关键词:青蒿 软膏 湿疹 免疫调控 治疗 小鼠 TH1/TH2细胞 过敏性炎症反应 
以淡豆豉发酵炮制为例探讨北京特色炮制的传承与发展被引量:1
《北京中医药》2023年第9期1011-1014,共4页张琳 付予劼 袁继巧 王满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274097)。
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需要,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确保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全国各地在药材资源、文化传统、用药习惯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炮制技术各具特色。中药淡...
关键词:特色炮制 北京 淡豆豉 
略论中医药的现代化演进:基于中药青蒿的现代研究历程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3年第1期32-40,共9页迟莉 王满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74097)。
中医药发轫于中国古代,几千年来一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然而近代以来,中医药的传承创新进展缓慢,不能满足社会的期望和需求。中药青蒿的现代研究历程表明,虽然已经成功开发了临床价值巨大的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但是中药青蒿的临床...
关键词:中医药 青蒿 中医药现代化 青蒿素 
青蒿富倍半萜提取物的稳定性及光物质转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中国药学杂志》2022年第15期1247-1254,共8页李嘉麟 史赫男 许福洁 王竹青 王满元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2017ZX09101002-001-002)。
目的 考察青蒿富倍半萜提取物在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条件下的稳定性,并初步探究在光照条件下倍半萜组分间的转化规律。方法 根据《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对提取物进行高湿(相对湿度90%)、高温(60℃)、强光照射(4 500 lx...
关键词:青蒿提取物 稳定性 倍半萜化合物 光致转化 非酶促反应 
淡豆豉发酵制备过程异黄酮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9
《中国现代中药》2021年第10期1788-1795,共8页赵佳琪 王满元 陈红 王思齐 张海硕 付予劼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7004-03-4)。
目的:基于淡豆豉的发酵过程,研究其中大豆异黄酮(SIF)类物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原料中SIF类物质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定量原料及不同发酵阶段样品中9个SIF,以乙腈和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
关键词:淡豆豉 发酵工艺 大豆异黄酮 质量标准 
大豆黄卷的本草考证及现代品质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年第2期242-250,共9页陈红 符纯清 关怀 马莉 王满元 仇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3682);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药炮制传承基地建设项目。
大豆黄卷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历代医家记载大豆黄卷多为黑豆发芽的产物,也有医家认为黄豆、黑豆均可或只用黄豆发芽,及至现代则以黄豆、黑豆混用为主。南北朝之前,大豆黄卷发芽工艺多为土培,其后流行水培发...
关键词:大豆黄卷 本草考证 药名 炮制工艺 性味功用 品质评价 芽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