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霏

作品数:26被引量:21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校实验教学产业结构升级新经济地理学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发文期刊:《未来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工运》《产权导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产改”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中国工运》2025年第3期37-39,共3页赵明霏 
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会理论研究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研究会】2024年度委托课题“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研究(2024-QZYJH-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既是一项以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为核心的建设和发展命题,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又是一个基于经济和社会系统工程的改革命题,通过进一步深...
关键词:产改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驱动机理、现实约束与实践路径被引量:1
《山东工会论坛》2024年第3期10-21,共12页赵明霏 
2024年全总工会理论研究会招标课题“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4-QZYJH-0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工会十八大会议精神专项课题“产业工人的概念界定与统计测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培育和打造一支新型劳动者队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既是一个以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为核心的建设和发展命题,通过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
关键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新质生产力 产业工人 劳动者素质 
加入工会能提高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吗?——来自大连市产业工人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91-103,共13页赵明霏 王珊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劳动者素质提升与产业优化升级的协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BJY0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产业工人技能水平能否更好地匹配产业发展的方向,实现技能劳动力的供求动态平衡,关系到能否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撑。工会组织通过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等,在提升产业...
关键词:工会 职业培训 产业工人 技能提升 
劳动合同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基于农民工个体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调研世界》2022年第5期62-71,共10页王珊娜 赵明霏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项目“儿童照料、隔代居住模式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19ZYJS01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劳动者素质提升与产业优化升级的协同路径研究”(18BJY049)的资助。
本文基于2021年春节假期农民工个体调查数据,通过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对农民工就地过年决策的影响,从而反映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状态。实证分析发现: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对农民工选择就地过年具有...
关键词:农民工 劳动合同 就地过年 城市融入 
产业升级与劳动者素质的匹配逻辑与协同路径被引量:8
《理论月刊》2021年第4期42-49,共8页张勇 赵明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劳动者素质提升与产业优化升级的协同路径研究”(18BJY049)。
产业升级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但同时要求劳动者素质同步跟进,因而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是解决劳动与岗位的匹配问题。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培育应当遵循与产业升级静动结合的匹配逻辑,既要立足当前产业用人需求进行适应性人力...
关键词:产业升级 劳动者素质 高质量就业 人力资本 岗位匹配 
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知识整体理论的视角被引量:108
《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8期62-66,共5页刘向兵 赵明霏 
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2019年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建构”(201912453002)的研究成果。
从知识整体理论视角看,知识建构的整体性和动态关联性为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可看成是一个获取有关劳动的所有知识的过程。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就是通过劳动思想教育、劳动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知识整体理论 
高校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需处理好几对关系被引量:19
《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9期4-5,53,共3页赵明霏 李珂 
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的功能。高校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应着重处理和把握好以下几对关系: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劳动教育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劳动教育知与行的关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引导与评价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 劳动教育 关系 
外出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研究被引量:8
《山东工会论坛》2020年第2期1-11,共11页赵明霏 王珊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劳动者素质提升与产业优化升级的协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SJY049);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会理论研究会重点项目“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QZYJH-02)的研究成果。
通过构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外出农民工就业质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外出农民工就业质量指数从2010年的28.86上升至2016年的37.41,整体就业质量有所提升。从衡量就业质量的四个维度...
关键词:农民工 就业质量 工资收入 工作时间 社会保障 劳动合同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分析被引量:11
《北京教育(德育)》2019年第4期89-92,共4页燕晓飞 赵鑫全 赵明霏 
推动高校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相结合,核心在于通过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真正实现教育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劳动教育是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同时产教融合也有利于劳动教育的完善与发展。当前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的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
关键词:劳动教育 产教融合 协同发展 
“互联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路径探析被引量:2
《山东工会论坛》2019年第1期100-103,共4页赵明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基于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及发展趋势分析"(项目编号:18ZYJS015)的阶段性成果
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运用,不仅仅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和提升产品质量这些"物"的方面,而且要将互联网技术更好地运用到提升和改善产业工人技能水平这些"人"的方面来。在互联网背景下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本...
关键词:互联网+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创新驱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