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宗光

作品数:15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无锡微电子科研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EEPROM集成电路CMOS可靠性电可擦除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科学学报》《微电子技术》《微电子学》《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CMOS集成电路静电泄漏实验分析被引量:1
《微电子技术》2002年第2期27-33,共7页于宗光 徐冬娣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BK99188);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 (99JS0 3 1 1 DZ0 6 0 1)资助
CMOS集成电路的静电损伤一直是影响其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器件尺寸缩小到1μm以下时 ,在减小芯片I/OPAD尺寸、提高工作频率的同时 ,保证较高的抗静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两种 1μmMOS集成电路进行静电击穿实验 ,并对实...
关键词:CMOS 集成电路 静电泄漏实验 
采用电子束探针测试(EBT)的IC单元设计验证技术被引量:1
《微电子技术》2000年第4期6-10,共5页焦慧芳 于宗光 
国防重点实验室(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物理及应用技术)资助
本文用电子束探针测试技术对IC单元电路进行了设计验证,包括功能验证和延迟参数的验证。快速准确地完成了电路内部的故障定位,完成了输入、输出的延迟测量及内部数门的延迟测量,测试结果准确可信。这一技术尝试,为集成电路的设计...
关键词:电子束探针 单元设计 集成电路 
CMOS门阵列及其应用
《世界产品与技术》2000年第7期23-28,共6页于宗光 张洪涛 
关键词:CMOS 门阵列 集成电路 
高温超导引线的传输特性
《微电子技术》2000年第3期5-13,共9页于宗光 钱文生 
国防预研基金资助项目
从电磁学理论入手 ,给出了引线的基本理论。对高温超导引线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 ,并对金属引线和超导引线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得到以下结论 :( 1 )在超导能隙频率下 ,金属引线的衰减系数比高温超导引线大几个数量级 ;( 2 )金属引线的相...
关键词:超导引线 传输特性 电磁学 
超导/半导体兼容技术
《微电子技术》2000年第2期1-7,共7页于宗光 张国华 钱文生 
国防预研基金资助项目
本文首先阐述了超导 /半导体兼容技术的应用领域 ,然后给出了超导 /半导体兼容器件、电路、系统的基本构成及优点 ,最后介绍了超导技术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超导 半导体 兼容技术 
硅衬底上BSCCO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被引量:1
《半导体技术》2000年第4期40-46,共7页于宗光 钱文生 
国防预研基金!98J.8.3.4.DZ0602
研究了采用单靶磁控溅射在Si(100)衬底上生长YSZ(钇稳定的ZrO2)和BSCCO(铋锶钙铜氧)薄膜的工艺条件,包括生长温度、生长气氛,生长速率及氧化退火等。还研究了高温超导相的形成与生长温度的关系,并获得了超导膜临界温度为82K的B...
关键词:高温超导膜 BSCCO 硅衬底 
一种正负输入电压ASIC的输入保护电路设计被引量:1
《半导体技术》2000年第3期57-59,共3页于宗光 叶守银 夏树荣 徐征 杨功成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提出一种适用于正负输入电压专用集成电路的输入保护电路。该电路设计思想新颖 ,可在不影响电路工作的情况下 ,对正负过压都能起良好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MOS 专用集成电路 输入保护电路 设计 
高场应力下FLOTOXMOS管的性能退化研究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9年第3期329-336,共8页于宗光 许居衍 魏同立 
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
利用氧化层动态电流弛豫谱分析方法,测试分析了在周期性电场应力下FLOTOXMOS管隧道氧化层中陷阱电荷的特性,为研究陷阱电荷对FLOTOX EEPROM 阈值电压的影响提供了实验依据。在+ 11 V、- 11 V 周期性老...
关键词:浮栅隧道氧化层 陷阱电荷 应力 MOS晶体管 
EEPROM失效机理初探被引量:5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7年第2期127-133,共7页于宗光 许居衍 魏同立 
江苏省青年科技资金!BQ96040
在分析了双层多晶硅FLOTOXEEPROM各种失效模式后,从理论上提出了提高EEPROM可靠性的各种措施。提高隧道氧化层和多晶硅之间氧化层的质量,减小擦/写电压和擦/写时间,减小隧道氧化层的面积,都是提高EEPROM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可擦除 可编程 只读取存储器 可靠性 失效 
改进的电压倍增器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2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1期82-86,共5页于宗光 魏同立 许居衍 王鸿宾 
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
分析了Dickson电压倍增器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适用于N阱硅栅CMOS工艺的电压倍增器模型.用该模型研究了升压值与升压级数、升压时钟、升压管尺寸等的关系.模型计算结果和SPICE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在考虑了电流驱动能...
关键词:电压倍增器 升压电路 CMOS 升压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