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清

作品数:15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语言地图多模态三分说西方语言哲学图像论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现代外语》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专名问题的语言哲学、语用学考察被引量:1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5-21,共7页张漫佳 梁瑞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5YJA740013)
从语言哲学和语用学角度考察专名的意义问题乃是专名研究的重要路径。文章在语言哲学层面上综述了专名意义的描述语理论和历史因果理论之争后,指出专名的界定不一,认为特称描述语不应归属于专名,因为它是为专名指称的确定服务的;描述语...
关键词:专名 意义 指称 涵义 当下语境 
高校翻译硕士(MTI)教育现状分析——以暨南大学为例被引量:3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55-158,共4页梁瑞清 李昕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分析哲学视域下感觉词汇的认知语义研究"(12BYY119)
近年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近200所高校开设了翻译硕士课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培养了大量翻译人才,促进了我国翻译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翻译硕士的发展难免遇到一些困难与...
关键词:翻译硕士 课程设置 教育现状 
隐喻的现象论解释
《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6期77-83,125,共7页梁瑞清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分析哲学视域下感觉词汇的认知语义研究"(编号12BYY119);2011年度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语言交流与言不尽意之关系研究"(编号2011-1139);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三维意义整体论:先验;构成与生成"(编号11YJA740086)的阶段性成果
生成和理解是隐喻的两大机制,但传统的隐喻观并未能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来同时解释这两个问题。基于心智哲学有关感觉经验的物理属性和现象属性的区分,本文提出了隐喻的现象论,认为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主要取决于说话人和听话人对本体...
关键词:隐喻生成 隐喻理解 现象属性 现象论 
英语近义词的多模态教学被引量: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34-140,共7页梁瑞清 郑贞霞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分析哲学视域下感觉词汇的认知语义研究"(12BYY119);2011年度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语言交流与言不尽意之关系研究"(2011-1139)的阶段性成果
近义词的教学是外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笔者的研究,英语词汇可分为感觉词汇和非感觉词汇,感觉词汇是指命名或者表征感觉经验或其对象的词汇,感觉词汇和非感觉词汇的区分标准以词汇是否具有现象意义为依据。从多模态词汇教学...
关键词:词汇教学 近义词 现象意义 多模态 
现象意义与词汇习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120-125,163,共6页梁瑞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分析哲学视域下感觉词汇的认知语义研究>(批准号:12BYY119);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语言交流与言不尽意之关系研究>(批准号:2011-11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三维意义整体论:先验;构成与生成>(批准号:11YJA740086)
基于近年有关现象意义的研究探讨感觉词汇的习得问题,可以从经验主义的角度为词汇学习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现象意义指语言使用者在使用感觉词汇时对相关感觉经验之现象属性的心理表征。研究表明①感觉词汇的习得应该包括现象意义...
关键词:感觉词汇 现象意义 词汇学习 象然性 言不尽意 多模态性 
试论现象意义的多模态习得被引量:2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年第5期22-25,共4页梁瑞清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分析哲学视域下感觉词汇的认知语义研究"(项目编号:12BYY119);2011年度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语言交流与言不尽意之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1-1139);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言不尽意'的哲学解读及其语义分析"(项目编号:09YJCZH005)的资助
本文结合近年有关多模态的研究探讨了感觉词汇的习得问题,旨在从经验主义的角度为词汇学习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发现:(1)感觉词汇的习得包括现象意义的习得,而且(2)现象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多模态性的特征。由此认为,现象意义...
关键词:感觉词汇 现象意义 多模态性 词汇习得 
语言的指引性浅谈——以早期Wittgenstein和禅宗为例
《外语学刊》2013年第3期66-72,共7页梁瑞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析哲学视域下感觉词汇的认知语义研究"(12BYY119);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语言交流与言不尽意之关系研究"(2011-1139);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言不尽意’的哲学解读及其语义分析"(09YJCZH005)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比较早期Wittgenstein和中国禅宗的语言思想,发现他们并非主张一种虚无主义的语言观,而是反对一种严格的意义指称论,即语词本身不能等同于形而上对象。我们认为,无论是在表征感觉经验还是言说形而上学经验的时候,语言都具有非...
关键词:早期Wittgenstein 禅宗 感觉话语 指引性 语义整合 
私人感觉、私人语言与第三人称知识
《外语学刊》2012年第4期18-23,共6页梁瑞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析哲学视域下感觉词汇的认知语义研究"(12BYY1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言不尽意’的哲学解读及其语义分析"(09YJCZH005)的阶段性成果
感觉经验的私人性似乎在逻辑上同时蕴涵不可说性和不可知性。本文在浅析几种关于私人性哲学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私人感觉虽然在某种弱式的意义上来说是现象不可说的,但我们不仅可以对其合法地宣称第一人称知识,而且也可以对其合法地宣称...
关键词:私人感觉 私人语言 第三人称知识 
再论感觉词汇及其现象意义被引量:5
《现代外语》2012年第3期254-260,329,共7页梁瑞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言不尽意’的哲学解读及其语义分析"(编号:09YJCZH005);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语言交流与言不尽意之关系研究"(编号:2011-113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分析哲学视域下感觉词汇的认知语义研究"(编号:12BYY119)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经验主义的视角考察了感觉词汇及其现象意义的相关问题。基于感觉词汇的哲学考察和语言学划分,本研究发现:1)表示原型概念的感觉词汇在词汇学习上具有优先的认识论地位;2)感觉词汇具有现象意义,而且其现象意义可以经由提问What is...
关键词:感觉词汇 现象意义 涵义 色彩义 
再论感觉句子的意义三分说被引量:13
《外国语》2010年第6期7-13,共7页梁瑞清 
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言不尽意’的哲学解读及其语义分析"(批准号:09YJCZH005)的资助
本文以语言地图说为框架进一步论证了感觉句子的意义三分说,亦即句子意义、说话人意义和现象意义,着重阐述了现象意义及其与句子意义和说话人意义之间的关系。现象意义是指在剔除所有能用语言表达的意义之后所剩下的那种无法还原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地图说 感觉句子 现象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