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美琴

作品数:31被引量:19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内务府族称清史研究朝贡体制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国家人文历史》《广西民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朝皇帝“执两用中”思想与实践探赜被引量:1
《河北学刊》2022年第6期69-77,共9页祁美琴 胡晓明 
“执两用中”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含义,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核,也是清代皇帝执政的一大特色。类似表述还有中庸之道、中正之道、中道、中和等,多见诸《清实录》《起居注》以及御制文集等文献。“执两用中”是整体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清代 中庸 执两用中 道统 帝王经学 
中华民族史观视野下北族王朝的概念与性质被引量:7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年第5期57-74,170,共19页祁美琴 陈骏 
2020年度国家民委基地研究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传播与培育的历史考察——以满蒙藏等少数民族的自觉为中心”(2020-GMG-027)的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跨学科平台”支持
在论及辽、金、元、清等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时,北族王朝是一个近年来学界所惯用的概念。围绕着长期以来族群与国家关系的争议,传统以汉化为主线的中原王朝史叙事受到质疑,尤其是如何阐述北族王朝的特性及国家形态成为关注焦点。唯有回...
关键词:北族王朝 中原王朝 王朝化 新中华 政治体 
“汉与非汉”二元划分的概念陷阱和逻辑悖论被引量:4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18-130,共13页祁美琴 马晓丹 
"非汉"日益成为讨论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边疆民族历史时频繁使用的概念,但其内涵及具体指代存在模糊性,导致在普遍意义上找寻与"汉民族(Chinese nation)"的差异成为研究指向。笼统使用"非汉"是危险的,它是新清史以及西方话语权影响中...
关键词:“非汉” 新清史 中国史观 逻辑悖论 
中国学者研究中的“内亚”概念及其问题反思被引量:1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163-172,共10页祁美琴 陈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代宗教与国家关系研究”(17JJD770013)
近年来,"内亚"及其"内亚性""内亚传统""内亚视角"等衍生概念成为中国历史学界讨论的"热词",但学界对有关概念的考订、辨析、认识和使用并未达成共识。尤其是"新清史"与"内亚视角"的交织和相互影响,使得"内亚"及其衍生概念的清理和反思...
关键词:内亚 内亚性 内亚视角 中国史 
从清代“内廷行走”看朝臣的“近侍化”倾向被引量:15
《清史研究》2016年第2期1-25,共25页祁美琴 
"内廷行走"是清代特有的官称,它的出现与朝臣的"近侍化"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梳理"内廷行走"人员的构成、来源、身份及其职事特点,认为这些行走内廷的重臣,在日值内廷、与谋国事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在皇帝身边形成了"要职"再聚合的办事机制...
关键词:内廷行走 朝臣 近侍化 
2014年清史研究综述被引量:1
《清史研究》2015年第4期124-143,共20页祁美琴 强光美 
随着清史百年研究历程的标志性时代的到来和新修《清史》工程的渐进尾声,清史研究领域开始呈现出两个面向,一是回顾与总结,即从主要研究方向上推出宏观、整体、多维、厚重的总结性成果,已经成为学界期待和努力的目标;一是开拓与创新,受...
关键词:清史研究 清末新政 陕甘总督 乾隆朝 银贵钱贱 近代史研究所 康雍乾 外交体制 帝国主义侵华史 官制改革 
清代宗教与国家关系简论被引量:1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146-153,共8页祁美琴 
清朝开启了真正融合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时代,同时又是中国传统统治思想与近代西方基督教文明产生激烈碰撞的时期。清朝国家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清朝宗教政策的特征是:以儒家文化和藏传佛教为主导,兼顾传统释道和伊斯兰教,排斥新...
关键词:清代 宗教 国家 
论民族符号与国家象征的关系被引量:7
《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祁美琴 
民族符号是该民族历史文化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别的民族没有的独特的文化活动,包括艺术、体育、语言文学和生活习俗。民族符号与宗教和人种特征不同,宗教信仰存在广泛的跨民族性,人种特征也不是民族差别的准确衡量标准。当民族符号与国...
关键词:民族符号 国家象征 关系 
包衣身份再辨被引量:8
《清史研究》2013年第1期117-128,共12页祁美琴 崔灿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内务府与清代政治社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10JJD770020)
"包衣"是清代旗人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清代皇族的私属,由于他们双重的身份及其与皇室、内务府的特殊关系,使包衣群体的研究成为清代政治与旗人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界在"包衣"称谓的解释和身份的认识上并不清晰。本...
关键词:清代 包衣 奴仆 身份 
自称“奴才”始于康熙二十九年
《国家人文历史》2012年第9期111-111,共1页祁美琴 
自从历史上有主奴关系以来,"奴才"一词作为主仆关系下身份的表达,已经为人们所熟识。清朝建立后,由于满族传统社会以"主奴"特征为主导的社会关系与思想观念的深刻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思想观念 康熙帝 主奴关系 社会关系 主仆关系 传统社会 词作 语境 历史上 表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