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莉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原电池微粒高中生教学对策研究文献综述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与装备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国内中学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研究文献综述——以2000~2016年国内硕士论文和期刊文献为例被引量:3
《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年第2期25-30,共6页何彩霞 姜丽莉 
北京教育学院2015年度重(课题编号JYZD201506)的部分成果
对2000~2016年期间国内29篇有关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能力构成、测查方法、提升策略三个维度概述了国内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研究进展,并从在职中学化学教师培训的角度提出了对今后研究的思考。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师 化学实验教学能力 文献综述 
以“微粒观”为统领深入认识水溶液中物质性质及转化——以高中化学必修1“铁的重要化合物”为例
《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年第12期46-50,共5页姜丽莉 何彩霞 刘树梅 
2017年北京教育学院“中学化学卓越教师工作室”;北京教育学院2015年度重大科研课题(课题编号JYZD201506)的部分成果
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其微观结构决定,物质转化的实质是微粒种类的变化。基于学生认识发展需要的考虑,高中化学教学应当着力帮助学生从微粒角度深入认识水溶液中物质性质及转化。以"微粒观"为指导,提出了微观认识水溶液中物质性质与转...
关键词:物质性质及转化 微粒观认识思路 铁的重要化合物 教学设计 
从技术角度深化对原电池的认识——以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电源”为例被引量:2
《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年第9期26-30,共5页姜丽莉 何彩霞 
北京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课题编号:DBB050);2017年北京市中学化学卓越教师工作室研究成果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并借助一定的装置才能实现。以原电池为例,阐述了从技术角度认识原电池装置的基本框架,分析了学生关于原电池认识的技术视角的构建和发展,并就技术视角下的'化学电源'教学思路与主要教学活...
关键词: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原电池 化学电源 技术视角 教学课例 
基于同一元素“微粒群”视角拓展对复分解反应的认识——以高中化学必修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教学为例被引量:1
《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年第7期35-39,共5页姜丽莉 何彩霞 王寿红 
北京教育学院2015年度重大科研课题(课题编号JYZD201506);2017年北京市中学化学卓越教师工作室研究成果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的离子相互作用导致微粒变化的过程。基于高中化学必修1阶段学生的认识需要,针对水溶液中含同一元素的物质的多种微粒形式及其相互转化关系,提出了以酸碱质子理论为指导来认识微粒的...
关键词:复分解反应 微粒群 微粒的转化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高中生“原电池”错误概念的诊断及教学对策被引量:8
《教学仪器与实验》2015年第2期3-7,共5页姜丽莉 何彩霞 班文岭 李春红 
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常常会存在一些错误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概念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教学中需加以诊断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减少学生错误概念的形成。以"原电池"为例,测查了学生对"原电池"的错误认识...
关键词:原电池 错误概念 研究框架 诊断与对策 
用生活情景驱动化学学习——以高中《化学2》“乙酸”教学为例被引量:2
《教学仪器与实验》2014年第10期4-9,共6页姜丽莉 何彩霞 班文岭 李春红 
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不仅需要对知识本体的深入理解,还需要对知识运用场景的深入认知。将知识置于恰当的生活情景中,当抽象的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实现关联和转换时,可以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
关键词:乙酸 生活情景 教学活动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