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彧彧

作品数:9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时间副词古代汉语汉语语言接触副词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天府新论》《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言之基——新时代高校国际中文教师国际化素养反思被引量:3
《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2期141-147,共7页张彧彧 
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国际中文教师队伍政治素养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LZY002)阶段性成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在政治经济领域推进,还要在语言文化教育中推进。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汉语已经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沟通理解的桥梁。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为高校...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校国际中文教师 国际化素养 国际中文教育 
形成性评价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中级汉语综合课为例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136-139,共4页张青岭 张彧彧 
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形成性评价在留学生汉语精读课中的应用和实践”(2019XYB040)。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起步晚、数量少、水平较低,本文借鉴以往形成性评价研究以及英语作为二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研究的成果,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概念及工作模型做了初步界定。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形...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二语教学 综合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对外汉语古代汉语课的再定位被引量:4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75-79,共5页张彧彧 张青岭 
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留学生古代汉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2019XZC005)。
汉语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极高的经济价值。只有重视汉语的历时魅力,才能将汉语的面貌立体、完整地展现出来。将汉语作为第二、第三语言的学习者也是“中国故事”的重要传播者和阐释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思考对外汉语古代汉语...
关键词:对外汉语 古代汉语 课程定位 教学策略 文化自信 
“向”的“时-空”词义系统跨语言共性的认知阐释被引量:1
《江淮论坛》2015年第5期171-176,共6页张彧彧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种子基金博士启动项目"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近代汉语时间副词"(2014BS019)
在汉语史上,"向"经历了"名词>动词>介词>副词"的词性变化以及"物体>行为>空间>时间"的语义扩展。在"向"的语法化过程中,认知因素的介入在"向"的词义由空间向时间领域隐喻映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句法位置、词义复杂程度、语...
关键词: 向格 时空隐喻 时间副词 认知 类型学 
元代“汉儿言语”的交际价值和文化价值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128-134,共7页张彧彧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种子基金(博士启动项目)"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近代汉语时间副词"(2014BS019)
元代社会多民族杂居,语言生态系统因此变得特殊而复杂。"汉儿言语"作为通行于北方地区的汉语特殊变体,在词汇和语法上受到了以蒙古语为代表的诸阿尔泰语的影响,不但是当时北方汉人的共同母语,而且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在语群中处于"中...
关键词:汉儿言语 语言接触 语言Q值 交际价值 文化价值 
空间隐喻与汉语视觉动词“看”的时间走向被引量:2
《人文杂志》2013年第6期28-33,共6页张彧彧 
隐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跨语言研究成果显示,隐喻机制是诱发语法化的动因之一。本文结合隐喻认知理论和语法化理论,结合跨语言研究成果,对汉语视觉动词"看"向时间副词演变这一语法化路径进行了描写,提出了空间隐喻在这一...
关键词:空间隐喻 视觉动词 语法化 时间副词 
接触语言学视角下的元代白话
《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5期149-156,共8页张彧彧 
在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元代白话"呈现出一种由语言接触而引起的独特面貌。以"纯汉语"、"蒙式汉语"和"汉儿言语"为口语基础写作的白话文献,是研究元代语言、文化及历史的重要材料。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接触语言学的角度对...
关键词:语言接触 元代白话 纯汉语 蒙式汉语 汉儿言语 
中国古代“郁金香”考被引量:1
《天府新论》2012年第3期135-138,共4页张彧彧 
郁金香为荷兰国花。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郁金香"的记述,然其所指却不是荷兰的国花,实属同名异物。古文中关于"郁"、"郁金"和"郁金香"的记载,诸说不一,时有混淆。本文从古代祭祀礼仪、中医学说、古代文学等角度出发,结合前人考证...
关键词: 郁金 郁金香 藏红花 祭祀礼仪 文学形象 
关于古白话起源问题的再思考被引量:4
《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0期140-143,共4页徐正考 张彧彧 薄刚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项目(NCET-07-036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7JA740023)
"古白话"是与"文言"相对的一种古代汉语书面形式。江蓝生等学者认为,古白话的起源以东汉末年佛教的传入和汉译佛经的大量涌现为契机。我们在此基础上对古白话的起源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认为古白话书面语虽然出现于东汉,但"古白话口语...
关键词:古白话 文言 东汉译经 造纸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