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尚胜

作品数:30被引量:33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茶树Β-葡萄糖苷酶茉莉花杜仲茶香气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茶叶》《蚕桑茶叶通讯》《茶叶》《茶叶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茶树的钾素营养被引量:9
《茶叶》2003年第4期195-197,共3页吕连梅 董尚胜 
本文概述了钾在茶树体内的分布、吸收 ;钾对茶树光合、产量、品质及抗性的影响 ;茶树钾营养的品种间差异 ;及中国茶园钾含量现状及推荐钾肥量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茶树 钾素 营养水平 光合作用 产量 品质 抗性 
茶叶香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1
《茶叶》2002年第4期181-184,190,共5页吕连梅 董尚胜 
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开展了大量关于茶叶香气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已从茶叶中分离出650多种香气物质,包括醇、醛、酮、酯、酸、氮、氧杂化合物等在内的十余个大类的化合物.
关键词:茶叶 香气 物质分离 特征特性 生成机理 
窨茶用栀子花中糖苷酶活性与醇类香气的研究被引量:7
《茶叶科学》2002年第1期25-29,共5页董尚胜 钱利生 童启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570431)
测定了栀子花开放过程中对应8种醇类香气成分的前体物含量及其相应香气催化酶活性的变化,用pNP法测定栀子花开放过程中各部位的5种糖苷酶活性。结果表明:香气前体物含量与香气催化酶活性均从蕾期的低水平骤增至初开时的最高峰,随后酶活...
关键词:窨茶 栀子花 糖苷酶活性 醇类香气 
茶园土壤微生物研究现状被引量:20
《茶叶》2001年第4期3-5,共3页梁慧玲 董尚胜 
对茶园土壤中茶树根际微生物区系及组成、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茶园土壤中的耐酸铝细菌、茶树 VA菌根、茶树有益微生物对茶树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茶园土壤微生物的利用六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反映了茶园土壤微生物种群与数量在...
关键词:茶树 土壤 微生物 茶园土壤 
高校茶文化课程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探索和实践被引量:14
《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第3期61-62,共2页黄志根 赵启泉 汤一 董尚胜 
本文通过茶文化课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作用的分析 ,对茶文化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 。
关键词:茶文化课程 文化素养 教学质量 创新能力 
杜仲茶风味化学的研究 Ⅲ.复火对杜仲红茶品质成分的影响被引量:4
《林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73-77,共5页董尚胜 翁蔚 查森俊 童启庆 
试验研究了复火温度 ( 95、110、12 5℃ )和复火时间 ( 1、2、3h)两因素三水平交叉试验对杜仲红茶精制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茶黄素、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均随复火温度的递增和复火时间的延长...
关键词:杜仲红茶 品质成分 风味化学 保健饮料 复火温度 复火时间 
茶树抗虫性研究进展被引量:8
《蚕桑茶叶通讯》2001年第1期2-4,17,共4页黄志 董尚胜 
关键词:茶树 抗虫性 抗性遗传 抗性育种 抗性品种 形态特征 生化特征 
茶园害虫化学防治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福建茶叶》2001年第1期6-7,共2页吴华泼 董尚胜 
关键词:茶园害虫 化学防治 昆虫抗药性 防治指标 药剂种类 防治策略 
复火对杜仲茶品质成份的影响被引量:3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0年第5期571-572,共2页董尚胜 翁蔚 查森俊 童启庆 
关键词:杜仲茶 茶叶品质 复火工艺 复火温度 复火时间 
遮荫、有机肥对夏茶叶片内醇系香气生成的影响被引量:43
《茶叶科学》2000年第2期133-136,共4页董尚胜 骆耀平 吴俊杰 屠幼英 童启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95 70 431 )资助项目
利用pNP法测定了夏茶叶内的β 葡萄糖苷酶活性 ,同时通过GC分析法测定了夏茶叶内 17种醇系香气的游离量和结合态香气量。夏茶中结合态香气总量远远高于游离香气量。遮荫及有机肥为基肥的处理均能大幅度提高夏茶叶片中 β 葡萄糖苷酶的活...
关键词:遮荫 有机肥 茶业 香气 芳樟醇 香叶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